PyTorch 深度学习实战:时间序列预测与 LSTM 模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PyTorch 深度学习实战:时间序列预测与 LSTM 模型
引用
CSDN
1.
https://blog.csdn.net/m0_60414444/article/details/146160709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PyTorch实现LSTM模型进行时间序列预测。通过一个具体的正弦波数据预测案例,详细展示了数据预处理、模型构建、训练和预测的全过程。
时间序列预测基础
时间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点序列,广泛存在于股票价格、气象数据、传感器记录等领域。预测未来时间步的值是时间序列分析的核心任务之一。
LSTM 模型简介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是一种特殊的循环神经网络(RNN),通过门控机制解决传统 RNN 的梯度消失问题,擅长捕捉长期依赖关系。其核心结构包括:
- 遗忘门:决定丢弃哪些信息。
- 输入门:更新细胞状态。
- 输出门:决定输出的隐藏状态。
数据预处理
时间序列预测通常需要将数据划分为滑动窗口样本。例如,用过去 7 天的数据预测第 8 天的值。
时间序列预测实战
我们将使用合成的正弦波数据,训练一个 LSTM 模型预测未来值。
实现步骤
- 生成并预处理数据。
- 定义 LSTM 模型。
- 训练模型。
- 预测并可视化结果。
代码实现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生成正弦波数据
def generate_sin_data(seq_length=1000):
x = np.linspace(0, 50, seq_length)
y = np.sin(x) * 0.5 + 0.5 # 归一化到 [0,1]
return y
# 数据预处理(滑动窗口)
def create_dataset(data, window_size=20):
X, Y = [], []
for i in range(len(data)-window_size):
X.append(data[i:i+window_size])
Y.append(data[i+window_size])
return np.array(X), np.array(Y)
# 参数设置
SEQ_LENGTH = 1000
WINDOW_SIZE = 20
BATCH_SIZE = 32
EPOCHS = 100
# 生成数据
data = generate_sin_data(SEQ_LENGTH)
X, Y = create_dataset(data, WINDOW_SIZE)
#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split = int(0.8 * len(X))
X_train, X_test = X[:split], X[split:]
Y_train, Y_test = Y[:split], Y[split:]
# 转换为PyTorch张量
X_train = torch.FloatTensor(X_train).unsqueeze(-1) # [样本数, 窗口大小, 特征数]
Y_train = torch.FloatTensor(Y_train)
X_test = torch.FloatTensor(X_test).unsqueeze(-1)
Y_test = torch.FloatTensor(Y_test)
# 定义LSTM模型
class LSTMPredictor(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input_size=1, hidden_size=50, output_size=1):
super().__init__()
self.lstm = nn.LSTM(input_size, hidden_size, batch_first=True)
self.linear = nn.Linear(hidden_size, output_size)
def forward(self, x):
x, _ = self.lstm(x) # 输出形状: [batch, seq_len, hidden_size]
x = x[:, -1, :] # 取最后一个时间步的输出
return self.linear(x)
# 初始化模型、损失函数和优化器
model = LSTMPredictor()
criterion = nn.MSELoss()
optimizer = torch.optim.Adam(model.parameters(), lr=0.001)
# 训练模型
train_losses = []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model.train()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s = model(X_train)
loss = criterion(outputs.squeeze(), Y_train)
loss.backward()
optimizer.step()
train_losses.append(loss.item())
if (epoch+1) % 10 == 0:
print(f'Epoch [{epoch+1}/{EPOCHS}], Loss: {loss.item():.4f}')
# 预测测试集
model.eval()
with torch.no_grad():
test_pred = model(X_test).squeeze().numpy()
# 可视化结果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subplot(1,2,1)
plt.plot(train_losses)
plt.title("Training Loss Curve")
plt.xlabel("Epoch")
plt.ylabel("MSE Loss")
plt.subplot(1,2,2)
plt.plot(Y_test.numpy(), label="True Value")
plt.plot(test_pred, label="Prediction")
plt.title("Test Prediction")
plt.legend()
plt.show()
代码解析
- 数据生成:
- 使用
generate_sin_data
生成包含 1000 个点的正弦波。 - 通过
create_dataset
创建滑动窗口样本(用前 20 个点预测第 21 个点)。
- 模型结构:
LSTMPredictor
包含一个 LSTM 层和一个全连接层。- LSTM 的
hidden_size
设置为 50,可根据数据复杂度调整。
- 训练过程:
- 使用均方误差(MSE)作为损失函数。
- Adam 优化器进行参数更新。
- 训练 100 个 epoch,每 10 个 epoch 打印损失值。
- 结果可视化:
- 左图显示训练损失下降曲线。
- 右图对比测试集的真实值和预测值。
运行结果
运行代码后,你将看到:
- 训练损失从约 0.1 逐渐下降至 0.001 以下。
- 测试集的预测曲线(橙色)与真实曲线(蓝色)基本重合。
改进建议
- 增加特征维度:除了历史值,可加入温度、湿度等多维特征。
- 使用更复杂模型:如堆叠多层 LSTM 或结合 CNN。
- 调整超参数:尝试不同的
hidden_size
或WINDOW_SIZE
。 - 使用真实数据:替换为股票价格或电力负荷数据。
总结
本文介绍了时间序列预测的基本概念,并使用 PyTorch 实现了一个简单的 LSTM 预测模型。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学习了如何处理序列数据、构建 LSTM 模型以及进行训练和预测。
热门推荐
赤壁之战:刘备的逆袭之路
创业典型 | 袁世梅:身残志坚的农业追梦人 让荒地开出幸福花结出致富果
不同社保缴费档次怎么选择
中国四大海域海鲜全攻略:从北到南各具特色
《旅行青蛙·中国之旅》:带上这只萌蛙,开启你的中国之旅吧!
冬日平遥古城美食探店:三家百年老店的地道晋菜
平遥油花花:舌尖上的春节年味
昆明一日游:云南民族村和西山,玩转春城经典
昆明一日游打卡指南:翠湖、讲武堂、官渡古镇、民族村、西山龙门
高色域≠广色域,笔记本屏幕选购指南
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脑屏幕分辨率?这5个步骤让你轻松应对!
特朗普历史性胜选:揭秘2024年美国大选背后的故事
冬季干咳黄痰治疗指南:中西医结合助你轻松应对
花果山风景区:如皋至连云港的自然美景巡礼
冬季自驾游:连云港至如皋完美路线攻略
海陵岛:南中国海边的明珠
北洛秘境:海陵岛必打卡网红景点
2025蛇年新春祝福语大全:11类场合全覆盖
广式腊肠晾晒全攻略:这样做才安全又美味!
每天站着上班腿疼怎么办
宝宝额头撞伤,这些急救步骤家长要记牢
华东第一瀑岱仙瀑布:280米落差,附详细游玩攻略
云南高院教你借钱防坑指南
寒假来了,如何保障学生交通安全?
家庭清洁必读:洗衣机地毯的正确清洁与保养
儿童扁平足怎么治?专家教你几招
晕车的科学解释:这样预防最有效
2025年春节假期安排:8天休假与加班费计算规则
从治疗到预防:胰腺炎的全方位应对指南
思美宁获批新适应症,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治疗带来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