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患者真的不能喝牛奶吗?营养师破解饮食迷思
甲亢患者真的不能喝牛奶吗?营养师破解饮食迷思
甲亢患者大多都知道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碘,也知道海带、海产品和深海鱼类等都是高碘食物。但是,如果在网上搜索相关健康教育信息时,会发现奶类及奶制品也名列高碘食物的列表中。
那么,奶类及奶制品为什么是高碘食物?其中的碘从何而来?甲亢患者真的不能喝牛奶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营养师的解答。
碘是什么?食物来源?
碘是一种微量元素,非放射性的碘散布在整个大自然中,其中最大的来源就是海洋。当碘进入大气循环时,会与水和其他粒子结合并进一步渗入土壤及表层水中,也会被生长在其中的植物吸收。
因此,我们通过食用蔬菜、水果可以得到微量的碘,海带、海菜等海洋食材也含有丰富的碘。但由于台湾海域地形陡峭,海带、海菜的碘含量不稳定,因此推荐摄取碘以经过碘强化的精盐为主。
每天需要摄入多少碘?
一般人建议摄入量
数据显示,健康成人体内约有15至20毫克的碘,其中有80%存在于甲状腺。当碘摄入过多时,健康人可由尿液排出以调节碘浓度。但对于那些具有自身免疫抗体或对高碘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就可能引发甲亢等问题,进而可能需要采用限碘饮食。
甲亢患者建议摄入量
甲亢所采用的低碘饮食为每天摄入少于50微克,这是一个非常严格的量。但甲亢的治疗方法和疗程不同,并非每位患者都需要吃低碘饮食。有些患者只有在治疗时需要短暂限碘,而且贸然限碘的情况下,反而有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问题。因此,是否需要如此严格的限碘,仍建议咨询医生的意见。
为什么牛奶会含碘?
牛奶含有高量碘的信息在网络上广为传播,但为什么只有牛奶含有高量的碘,而没有听说牛肉是高碘食物?当牛吃下了含有碘的牧草或饲料,也同时摄入了碘,这样碘不应该只存在于牛奶中,也应该会分布在牛肉中。但为什么我们没有听说过牛肉含有丰富的碘,而在医院的健康教育单上也鲜少提醒甲亢患者要避免食用牛肉。
国外使用含碘消毒剂,乳牛会吸收进体内
这些数据大多都提到一杯牛奶(240毫升)含有约88~168微克的碘,依照这个数字确实碘含量不低,甲亢患者因此很容易摄入牛奶导致碘过量。不过,这些数字是引述自一篇2004年的调查,调查内容为分析美国波士顿地区居民的碘来源,其中包含面包、牛奶及婴儿配方奶等食物。
然而,有一个具有决定性的信息却被引述者忽略了,在原始的文献中有提到,乳牛在挤乳后,奶农会使用含有碘的消毒剂(碘伏)来清洁乳头及挤乳装置,因此估计约1%的碘会经由皮肤接触进入乳牛体内,进一步显著增加牛奶中的碘含量。除此之外,更早期于1978年发表的研究也指出,牛奶中的碘含量会受到含碘伏的消毒抑菌剂所影响。
国内使用不含碘的消毒剂
从行政院农委会与其他乳制品业者官网了解,目前仍会使用优碘清洁牛只的乳头,有些奶农使用擦拭法,有些则使用浸泡法,所以接触时间与剂量的差异对牛奶中实际含碘量的多寡有待商榷。除了碘液,也有不含碘的新洁尔灭(溴苄烷铵)、次氯酸钠与洗必泰(氯己定)等消毒剂可供奶农使用。若是使用不含碘的消毒剂,牛奶中的碘含量就能大幅度下降。
台湾牛奶的碘含量不高
虽然台湾食品营养成分数据库目前并无食品的碘含量数据,但辅仁大学营养科学系在2014年有针对台湾乳品进行含碘量分析,结果发现市售液状乳制品含碘量分别为每公升鲜乳52 ~125微克(包含全脂、低脂和脱脂)、调味乳8~67微克、强化牛乳36~118微克、保久乳7~96微克。
换算后相当于一杯240毫升的鲜乳仅含有12~30微克的碘,若依据每日饮食指南建议摄取1.5~2杯,至多只会有60微克,还未达到150微克的碘建议摄取量。
甲亢患者容易有骨质问题,不建议随意限奶
研究发现甲亢患者,在尚未确诊时就可能因为甲状腺素过量分泌而使骨质代谢失衡,骨密度的流失会比健康者更快、更早出现。若是饮食上限制了奶类及奶制品等最佳的钙质来源,反而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依照钙质与碘含量,对于甲亢患者而言,牛奶并非完全不能碰的食物,重点还是放在总碘量。正在限碘的患者应该要更注意是否有吃到碘盐、海带或海菜。因此,营养师还是建议可以适量摄取奶类及其制品,避免缺乏钙质。
结语
再次提醒大家,若怀疑自己有甲状腺功能方面的问题,第一时间内还是需要就医并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询问医生与营养师,了解饮食上的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千万不能自行限制或增加饮食中的碘摄入,以免加重了症状。
本文原文来自learneat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