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文看懂诱导阻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文看懂诱导阻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31/18/35618536_1150274120.shtml

在人类征服天空的历程中,空气动力学始终是核心科学命题。当我们惊叹于现代客机优雅的巡航姿态时,鲜少注意到机翼末端那看不见的湍流漩涡——正是这些被称作【翼尖涡流】的空气运动,揭示着飞行器必须克服的重要阻力来源:诱导阻力。

与直观的摩擦阻力不同,诱导阻力是产生升力时必然伴随的「隐形代价」。当机翼将气流向下偏转以获取升力时,高压的下表面气流会绕过翼尖涌向上方低压区,形成螺旋状的涡流结构。这种三维流动效应不仅导致能量耗散,更使有效升力方向发生偏转,最终在飞行方向上形成阻力分量。

有趣的是,鸟类滑翔时展开的翅尖羽毛,恰好暗合了人类工程师设计的翼梢小翼原理,自然界与工程学在此达成了跨越时空的默契。

接下来,先简单了解一下诱导阻力的定义:

诱导阻力定义

由于翼尖涡的诱导,导致气流下洗,在平行于相对气流方向出现阻碍飞机前进的力,这就是诱导阻力。

为了更好理解诱导阻力,我们需要学习几个概念:

翼尖涡的形成

正常飞行时,下翼面的压强比上翼面高,在上下翼面压强差的作用下下翼面的气流就会绕过翼尖流向上翼面
由于上、下翼面气流在后缘处具有不同的流向,于是就形成旋涡,并在翼尖卷成翼尖涡,翼尖涡向后流即形成翼尖涡流。

为了进一步理解翼尖涡,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形象地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两幅图来协助:

当飞机在两个翼尖部位形成旋涡以后,则在翼展范围内形成额外的向下的气流(如红色箭头所示),而翼展之外,因翼尖涡的作用,则形成向上的气流(如黄色箭头所示)。

简单总结一下

在翼展流动范围内,翼尖涡将引起气流向下运动
在翼展流动范围外,翼尖涡将引起气流向上运动
下洗速度的存在,改变了翼型的气流方向,使流过翼型的气流向下倾斜,这个向下倾斜的气流称为下洗流,下洗流与相对气流之间的夹角称为下洗角ε。

因为翼尖涡的存在,形成了一个向下的气流,如此相当于改变了原来相对气流的方向。那么下洗对迎角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通过平移原来相对气流,可以得到原来飞机迎角。而因为翼尖涡的诱导,导致气流下洗,使得相对气流发生改变:

相对气流的改变,使得迎角发生变化,导致形成【新飞机迎角】,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原来飞机迎角与新飞机迎角刚好差距一个下洗角的大小。

为此,将下洗气流与翼弦之间的夹角称为有效迎角,即真正产生气动力的迎角。

简单总结一下

  1. 如果相对气流速度不变,下洗增强,下洗角变大。
  2. 如果下洗不变,相对气流速度增加,下洗角减小。

由于翼尖涡的存在,导致气流下洗,从而改变飞行速度的方向,而额外产生阻碍飞机前进的力,即诱导阻力。

影响诱导阻力的因素

  1. 机翼平面形状(椭圆形机翼的诱导阻力最小)
  2. 展弦比越大,诱导阻力越小
    低展弦比使得翼尖涡变强,诱导阻力增加;高展弦比使得翼尖涡减弱,从而诱导阻力变小。
    通俗来讲,低展弦比的飞机,空气沿着机翼流动,最后形成翼尖涡,而高展弦比的飞机,同理,只是空气走过的距离更长,更长的距离使得能量损失更多,从而导致高展弦比的飞机,形成的翼尖涡的强度更弱。
  3. 升力越大,诱导阻力越大
    升力越大,上下压力差越大,使得翼尖涡更强,从而下洗越强,即诱导阻力更大。
    3.平直飞行中,诱导阻力与飞行速度平方成反比
    飞行速度越大,下洗角越小,即诱导阻力越小。
    4.翼梢小翼可以减小诱导阻力
    类型 I
    类型 II

现代航空数据显示,诱导阻力在巡航阶段可占据总阻力的40%,这使得其优化成为提升燃油效率的关键。从莱特兄弟的层流翼型到空客A350的鲨鳍小翼,工程师们通过展弦比优化、气动扭转设计等创新,持续探索着升阻平衡的艺术。理解这种「升力的影子」,不仅能揭示飞行器设计的核心逻辑,更为未来绿色航空技术提供科学支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