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员工操作不当致双臂被斩断,注塑机安全操作规范再敲警钟
一员工操作不当致双臂被斩断,注塑机安全操作规范再敲警钟
2024年5月23日晚上10点13分,某生产车间内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一名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将手臂伸进机器,冲压机突然启动,导致其双臂被“斩断”,仅剩皮肉相连。这一幕不仅让在场的同事震惊,也让整个行业再次敲响了安全生产的警钟。
这起事故并非个例。在机械加工行业中,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据统计,机械伤害事故多发生在生产加工、机械操作等方面,而这些事故往往源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或操作不当。因此,对于注塑机操作工来说,掌握正确的安全操作规范,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负责。
四必有:设备安全防护的硬性要求
“四必有”是机械伤害预防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有轴必有套:所有转动的滚轴都必须有防护套,防止操作人员的头发、衣领、袖口等被卷入造成伤害。例如,车间流水线的滚轴、车床的传动轴等部位,都必须加装防护套。
有轮必有罩:所有带皮带轮、齿轮、链条的传动危险部位,必须安装固定式的防护罩。比如钻床的皮带轮、自行车的链条部位等,都需要有防护罩。
有台必有栏:设备平台高度超过1.2米时,必须设置护栏。护栏的高度要求是:2米以下不低于0.9米,2米及以上不低于1.05米。大型注塑机加料平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有洞必有盖:设备上的任何孔、洞位置都必须有盖子。比如啤机侧面的孔洞,必须加装盖板,防止异物进入或操作人员误触。
四不修:设备维修的安全准则
在设备检修或维护时,必须遵循“四不修”原则:
带电不修:在检修带电设备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并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防止运动部位启动或引发触电事故。
带压不修:在设备检修时,除了断电外,有压力做为驱动或拆除带压力的容器时必须先泄压后才能操作。
高温过冷不修:设备上有高温或过冷区域时,必须先恢复常温后方可维修,防止烫伤或冻伤。
无专用工具不修:在检修拆装时,必须使用设备配套原装的专用工具,防止损坏设备或工具受力飞出造成伤害。比如拆除注塑机射嘴时,必须使用自带工具,严禁在工具上加装套筒或借助行车拆除。
四停用:设备使用的安全底线
对于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必须坚决停用:
无联锁防护停用: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上,未安装两种及以上的安全保护装置的设备必须停用。这些装置保障我们的肢体部位不会接触设备的危险部位,所以安装必须规范,严禁私自拆除、屏蔽。比如注塑机的安全门机械、电气、液压限位联锁开关,冲床的侧面防护网开启联锁、光电保护开关、双手同步按钮等防护装置。
无接地漏电保护停用:外壳未接地或未安装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开关的用电设备要停止使用。比如生产使用的用电设备涂层烘干箱外壳要接地,并安装漏电保护开关。
无岗前培训停用:操作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上岗前未进行安全培训或考核合格,要停止使用。比如操作冲床、注塑机、压铸机等设备的员工、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岗前些培训,并考核合格。
无安全操作规程停用:设备无上岗前、作业过程中、作业后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严禁做什么的安全操作规程,停止使用。比如作业前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检查安全装置有效性,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必须停机断电请专业人员检修等,安全操作规程不是作业流程,表述要通俗易懂。
安全操作要点:从日常到应急
除了上述铁律,注塑机操作工在日常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要点:
开机前检查:每次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安全门、光电保护开关等。同时,检查设备周围是否有障碍物,确保工作区域整洁。
规范操作流程: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随意更改参数设置。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故障处理:遇到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机并通知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在故障未排除前,不得擅自重启设备。
个人防护: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特别是在处理高温或有飞溅风险的物料时,必须做好充分防护。
应急处置:熟悉车间的应急处置预案,如火灾、泄漏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案例分析:从悲剧中汲取教训
让我们再次回顾开头提到的事故。该员工之所以发生如此严重的伤害,主要是因为:
安全意识淡薄:在操作过程中,将手臂伸入机器,严重违反了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防护缺失:如果机器配备了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如光电保护开关或双手同步按钮,这类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培训不到位:员工对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操作指导。
这起事故再次提醒我们,安全生产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时刻警惕、严格执行的硬性要求。每一次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培养安全意识:从我做起
安全生产不仅仅是制度和规范的约束,更需要每个人从内心深处树立安全意识。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帮助注塑机操作工更好地培养安全意识:
持续学习:主动学习安全知识,参加安全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相互监督:同事之间相互提醒,发现不安全行为及时制止。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反思改进:定期反思自己的操作习惯,查找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改进。
关注细节:安全生产往往体现在细节之中。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因此,必须时刻保持警醒,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应急演练:积极参与企业的应急演练活动,提高自己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作为注塑机操作工,我们不仅要掌握安全操作规范,更要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为家人、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