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与家长有效沟通“五法”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27: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与家长有效沟通“五法”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时间、沟通场合、沟通语言选择不当都会直接影响沟通效果。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注意沟通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扬后抑,避免伤人

与家长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沟通时不要带任何个人情绪,不要把话说满,要留有余地。是家长的问题,老师同样可以从自身找原因,先扬后抑,给家长留足面子。

比如,在一次班级厨艺展示活动中,班主任安排家长引导孩子进行展示。家长过于注重展示结果,活动过程孩子参与的机会比较少,没有达到锻炼孩子的目的。

活动小结时,班主任先表扬家长做得好,活动有瑕疵是因为自己没有面对面与家长交流,只是在微信群里说了一下活动流程,没有做好安排工作。

班主任这样总结,家长自知班主任的意图,明白了活动没成功的原因,交流目的达到了,双方情感也没有受到伤害。

先听再说,有备而来

沟通最大的问题在于不会倾听。

班主任在与学生家长交流时,首先要懂得倾听,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了解家长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沟通时,要先听对方说,听懂了、听清楚了再做出回应,切忌没有听清楚就急着回复。

另外,也要注意家长是否听明白了我们所反映的问题。

集中问题,避免琐碎

正常情况下,班级中难免会有一两个各方面表现都不尽如人意的孩子,与这类孩子的家长沟通时,切忌发现一个问题就和家长沟通一次。

今天作业没完成,明天书写不整洁,后天上课走神了……只要遇到问题就立即联系家长,这样频繁的联系会让家长觉得厌烦,也会显得教师无法教育好孩子,只能找家长来管。

遇到这样的孩子,班主任要先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根本问题,认真研究解决之道,而后再与家长进行沟通,就孩子的转化教育达成共识。

文字交流,胜过语音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信交流已普及,大多班级都建有班级家长群。班主任利用微信与家长沟通时,最好使用文字的形式,而不是语音。

因为文字编辑好可检查后再发出,而语音却没有这一条件,且语音可能因语言不规范、语气不恰当造成误会。

尤其是性格直爽或急躁的老师,最好不要选择语音交流,如果感觉文字录入不方便,可下载语音录入软件。

共性问题,个体解决

很多时候,班级学生会存在共性问题,比如,书写问题、拖延问题、纪律问题……一些班主任为了方便管理,会把这些共性问题整合后发在班级群里。

这样的确节约时间,但容易引起家长不必要的焦虑,同时也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老师能力有限,不然为什么孩子都存在一样的问题。

虽然是共性问题,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产生问题的原因也不一样,解决之道自然也就不一样。一对一私聊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本文原文来自中国教师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