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德约科维奇:在争议与坚持中成就“金满贯”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0:4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德约科维奇:在争议与坚持中成就“金满贯”

德约科维奇于2024年8月4日以局分7-6(3)和7-6(2)、总比分2:0战胜阿尔卡拉斯斩获巴黎奥运会网球男子单打金牌,成为历史上第五位“金满贯”网球运动员(其他四位是格拉芙、阿加西、纳达尔和小威廉姆斯)。
这短短几十个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意味着德约科维奇已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但直至比赛的最后一刻,都能依稀听到球场内在他接发球时的嘘声。
为什么人们这么不喜欢德约科维奇?
一切都得从2007年说起。那年20岁的德约科维奇一骑绝尘冲进美网决赛。虽最终败给费德勒,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塞尔维亚年轻人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赛后采访里,他丝毫不做作,直言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战火纷飞的巴尔干半岛上的成长经历。而这给了毫无准备的西方媒体不小地冲击,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
彼时,风度翩翩的瑞士绅士费德勒和激情丰沛的西班牙少年纳达尔正统治着那个时代的网球世界。德约科维奇的出现,让"Fedal(费德勒Federer和纳达尔Nadal的合称)"黄金时代走向终结,开启了三人争霸的时代(如果不算上穆雷),直至2022年费德勒宣布退役。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德约科维奇从无限接近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成绩,到逐渐超越这二人的成就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男子单打选手。
而他不顾伤病甚至不顾一切的比赛态度被人诟病,在多数人看来他有些粗鲁缺乏风度。所以,即便他已经超越了费德勒和纳达尔的成就,却从没被抬到与他二人同一高度上提及,更多的是被放在对立面进行比较。
转眼来到疫情期间2022年的澳网,疫苗事件把德约科维奇推到了风口浪尖。他拒绝按要求打疫苗却又坚持参加澳网的行为被视极度自私和对公众的不负责任。虽然德约科维奇强调,这是他作为运动员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保护和坚守,并不是支持”抵制疫苗运动“的行为。但德约科维奇还是为他的坚持和执拗付出代价,那便是被禁赛、西方媒体对他的围剿阻拦,以及来自西方世界更大的不友好。
如果看到德约科维奇的食谱和训练作息,就会看到一个职业运动员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强大的自律与坚持。这也是他在37岁时,还能在场上与一位21岁的强劲对手持续打三个小时全场极限拉扯的原因。再结合他作为顶级职业运动员不顾一切参加比赛的态度,似乎就能够解读这种"自私"行为了。
从根本上,大家不能做到如爱费德勒和纳达尔一般地爱德约科维奇,是因为他没有落在一个标准的西方叙事框架中——他不完美有瑕疵,来自东欧,太具有攻击性,丝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因不会说漂亮话而显得既笨拙又粗鲁,他坚持做自己即便为此付出巨大代价。
而在另一个叙事框架里,德约科维奇是迄今为止所有网球选手中技术最接近完美的球员;他在场上的专注和极其强大心理调节能力让他在最艰难的时刻都清晰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有自己的基金和慈善事业,热爱并时刻支持自己的国家塞尔维亚;娶了发小做老婆育有一儿一女,还是个很棒的父亲;他真实真诚没有丁点儿伪善。
昨天的决赛结束后,德约科维奇跪趴在红土上久久不能平复。此时,镜头给到了他撑在地上的不停颤抖的手指,顿时让人百感交集。这16年的奥运金牌之路走得有多么漫长坎坷,这一路他所经历的孤独,只有他自己知道。
很多时候常人无法读懂一个顶级运动员的执,他们对比赛的坚持、对荣誉的渴望、对自我的严苛、对对手的不近人情,这所有都是最终成就伟大的根本。
而在这个由西方主导话语权的世界里,每一个不同却又坚持做自己的个体都值得被尊重、被正确地对待。

Photo: AP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