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首批考古游径:两处重要遗址展现岭南文明进程
广东发布首批考古游径:两处重要遗址展现岭南文明进程
近日,广东发布了首批考古游径,其中英德市的青塘遗址和岩山寨遗址入选粤北考古游径。这两处遗址不仅在2022年度广东省重要考古发现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分别有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的荣誉。
广东考古游径的发布,以古人类在粤北深处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遗迹为主线,跨越数十万年的时间长河,展现广东古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久远历史,以及古人类生存、生活面貌的演变,彰显广东大地悠远深厚的历史底蕴。
为适应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新要求新趋势,不断提升广东文物考古工作和科学研究水平,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产资源,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发布了5项年度重要考古发现和11个文物古迹活化利用典型案例。
“2022年度广东省重要考古发现”包括:
- 潮州市湘桥区笔架山潮州窑遗址
- 清远市英德市岩山寨遗址石尾头地点
- 佛山市南海区奇石窑和文头岭窑宋代窑址
-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地块南越国至清代遗址
- 惠州市惠东县三官坑明代窑址
现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首次发布4条广东考古游径,分别是:
- 珠三角考古游径
- 粤东考古游径
- 粤西考古游径
- 粤北考古游径
其中,青塘遗址和岩山寨遗址成为粤北考古游径的重要选点。
粤北考古游径的具体路线为:
- 云浮郁南磨刀山遗址
- 清远英德青塘遗址
- 清远英德岩山寨遗址
- 韶关石峡遗址
- 韶关马坝人遗址
在广东考古游径的指引下,游客可依托高铁、自驾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全省开始路径清晰、内涵丰富的考古历史文化游,从厚重的历史中汲取丰厚滋养。
据悉,英德青塘遗址曾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英德岩山寨遗址则在2021年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去年4月,这两处遗址还入选“广东省十年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名单。
英德青塘遗址
地址:英德市青塘镇
青塘遗址包括黄门岩1号至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多处洞穴地点。2016年至2018年,对英德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至4号洞地点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了广东年代最早的陶器,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1万余件,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
黄门岩1号洞地点墓葬出土一具保存较为完整的人骨化石,其葬式为蹲踞葬,年代距今约13500年,人骨旁发现骨针1枚,该墓葬是中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人骨是广东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距今1万年前古人类化石。
英德岩山寨遗址
地址:英德市青塘镇榄村
岩山寨遗址由分布于多个地貌部位、不同功能性质的地点组成,遗存分布面积约10万平方米。从2019年至2021年,分别对遗址内石岭、望北岩及岩背地点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500平方米,清理出包括墓葬、灰坑、灰沟、柱洞、烧土遗迹及活动面在内的丰富遗迹,出土陶器、磨制石器、玉器、青铜器、人骨及木质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近2000件,最为重要的收获是岩背地点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76座,确认该地点为遗址内集中分布的墓葬区。
岩山寨遗址是岭南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中心聚落遗址,岩背墓葬区则是在石峡遗址考古发掘时隔40年后发现的广东又一处新石器晚期最高等级墓地,其考古成果为深入研究岭南地区先秦聚落形态演变、早期社会文明化与中国化进程、环南岭地带及周边地区的早期人群互动与文化交流等课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本文原文来自广州日报、羊城晚报、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