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砗磲博物馆开馆:5000件珍品展现“海底灵玉”魅力
三亚砗磲博物馆开馆:5000件珍品展现“海底灵玉”魅力
2024年1月16日,海南首家砗磲博物馆——三亚山海砗磲博物馆正式开馆运行。该馆位于三亚市吉阳区榆亚路680号,总面积达2200平方米,内设一个常设展厅、两个临展大厅和一个文创展厅。馆内珍藏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的砗磲文物5000余件(套),包括远古贝化石、古代砗磲玉器、古代贝币及古今贝雕艺术品等。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免费对公众开放,每周一闭馆。
砗磲,被誉为“海底灵玉”,是海洋贝壳中的最大者,直径最大可达近2米。砗磲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漫长的时间沉淀。砗磲活体生命殆尽后,其壳质在海底被泥沙掩埋,经过数千万年的沉淀,逐渐玉化,形成温润晶莹的有机宝石。砗磲的玉化过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足够的时间沉淀,二是适宜的海底环境,如富含矿物质的海域。因此,砗磲的形成极为不易,每一枚砗磲都凝聚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砗磲在中国古代就被视为宝物。据东汉伏胜所著《尚书大传》记载,周文王曾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散宜生用砗磲敬献纣王,最终成功换取文王的释放。在清朝,二品官员上朝时所佩戴的朝珠就是用砗磲串成的。砗磲在佛教中地位尊崇,被誉为七宝之一,高僧喇嘛将其制成念珠诵念,认为砗磲能带来功德圆满的境界。
砗磲工艺品在收藏市场表现亮眼。2024年7月,在上海首届砗磲博览会上,玉雕大师崔琦名的一对黄岩岛贝雕刻作品“慈航普渡”估价高达1200万元,堪与翡翠、蜜蜡、钻石等珍贵宝石媲美。砗磲工艺品的收藏价值不仅体现在其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上,更在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随着砗磲收藏热度的持续升温,砗磲工艺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以“一線天”砗磲为例,这种砗磲因金丝纹理形似一线天而得名,寓意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祝福,是砗磲中的极品。由于砗磲资源的稀缺性和保护需求,市场上真品砗磲数量有限,价格不断攀升。同时,砗磲的药用价值也为其增添了收藏魅力。《本草纲目》记载,砗磲具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的功效,长期佩戴对人体有益,能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定心律,改善失眠。
然而,砗磲的珍贵也带来了保护挑战。砗磲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公约》(CITES)附录二物种,在中国与大熊猫、金丝猴一样,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根据CITES以及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邮寄、携带、托运砗磲及其制品出入国境,必须持有国家濒危办或其驻各地办事处出具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否则严禁携带砗磲制品出入境。
三亚山海砗磲博物馆的开馆,不仅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砗磲文化、欣赏砗磲艺术的平台,也为砗磲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通过科普教育和科研学术交流,博物馆致力于传播砗磲文化,提高公众对砗磲保护的意识。同时,博物馆还积极打造集博物馆、文物商店、拍卖公司、鉴定中心、文博培训、科普研学、书画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文博交流交易中心,为砗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砗磲,这颗来自深海的瑰宝,承载着数千万年的自然雕琢,凝结着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三亚山海砗磲博物馆的开馆,无疑为砗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翻开了新的篇章。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来自海洋的馈赠,让砗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