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重拳出击:揭秘刘某某网络传销大案
最高检重拳出击:揭秘刘某某网络传销大案
2024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已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这一数据背后,是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网络传销案件。其中,刘某某等人利用“兴中天互助平台”进行网络传销的案件,堪称典型。
刘某某等人注册成立生物科技公司,开设专门网站,组织团队线上线下推广“兴中天互助平台”。他们以“投资返利”“拉人返利”的形式发展会员,短短5个月内就吸引了42万余人参与,涉及全国31个省份和港澳台地区。这一案件揭示了网络传销的严重危害,也展示了最高检在打击此类犯罪方面的决心和成效。
网络传销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传播灵活、活动隐蔽、资金转移方便等特点。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编造花样众多、真假难辨的“致富骗局”,引诱群众参与其中。有的直接将传统传销活动“搬”到网上,如刘某某等人利用“兴中天互助平台”发展会员42万余人;有的则利用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概念进行网络传销。
面对花样翻新的“致富秘籍”“投资捷径”等网络宣传,检察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提高警惕,不信“大饼”、不贪“小利”,自觉抵制看似唾手可得的“高额回报”诱惑,避免误入网络传销“陷阱”。
最高检等相关部门在打击网络传销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据统计,2024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4627人。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强了行刑衔接,确保传销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查处。例如,市场监管部门在接到公安机关移交移送案件通知书后,会立即展开核实调查,对发挥领导组织作用但未追究刑事责任的参与人员进行调查处置。
专家建议,防范网络传销需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高额回报的投资项目,不随意加入所谓的“互助平台”或“慈善组织”。同时,要加强对虚拟货币、区块链等新概念的了解,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发现可疑的网络传销活动,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网络传销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的财产安全,也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最高检等相关部门将继续加大打击力度,同时呼吁广大群众提高警惕,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