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蚊子的冷知识
关于蚊子的冷知识
蚊子是夏季最令人讨厌的昆虫之一,不仅会叮咬人类,还可能传播各种疾病。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蚊子的生活史、习性、危害以及常见蚊种的活动特点,帮助你更好地防范这些小害虫。
蚊子属于完全变态昆虫,其平均寿命不长,雌性为3~100天,雄性为10~20天。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在生活中常见的蚊子主要有伊蚊、库蚊和按蚊三类。
蚊子的繁殖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卵期为1-2天,幼虫期为5-7天,蛹期为2-3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期为3-7天,整个世代周期为1-2周左右。一只雌蚊可产50-500个卵。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之后其产下的卵在90多天内仍可受精。
蚊子的习性
孳生习性:蚊虫都孳生于水中,不同性质的水质和积水类型会孳生不同种类的蚊虫。
吸血习性: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温度、湿度、光照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蚊的吸血活动。气温在10℃以上时开始吸血。
- 栖息习性: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的依据。蚊羽化后和吸血后均须寻找地方栖息,蚊喜在隐蔽、阴暗和通风不良的地方栖息,如屋内床下、柜后、门后,墙缝以及畜舍、地下室等,室外草丛、山洞、地窖、桥洞、石缝等处。
据吸血后栖息习性不同把蚊分为以下三种:家栖型:如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半家栖型:如中华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吸血后有些在室内,有些到室外栖息。野栖型:如大劣按蚊、白纹伊蚊等吸血后要飞到室外消化胃内的血液。
蚊子的危害
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蚊子在叮咬人的过程中,会传染80多种疾病,如: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疾病!蚊虫传播的疾病在100多个国家流行,每年导致超过3亿人感染,致死人数超过72.5万人。
常见蚊种的活动场所
白纹伊蚊(花斑蚊):喜欢在白天活动,阴凉的地方。主要在白天吸食人血,叮人凶猛,但飞行距离短,主要集中在繁殖地100米内,可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等疾病,有“亚洲虎蚊”之称。主要孳生在天然积水和小型容器中,如:瓶罐、缸、罐头盒、花坛、竹筒、树洞、饭盒、废旧轮胎、盆景、堵塞的楼顶笕沟等处。
库蚊:幼虫孳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是室内最常见的蚊子,称为家蚊。库蚊主要孳生在中型积水中,如:污水沟,污水井等处。
中华按蚊:大多在夜间活动;幼虫孳生在大型积水中,如水稻田、池塘、水库、沼泽、芦苇塘、缓流沟渠等地方。
食性
雌蚊吸食血液,繁殖后代。雄蚊不吸血,食物花蜜和植物汁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