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期运动指南:轻度感冒可适量运动,中重度应休息
流感高发期运动指南:轻度感冒可适量运动,中重度应休息
近期,流感高发。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面对来势汹汹的流感,人们不禁要问:感冒期间到底能不能锻炼?运动会加重病情吗?
运动与免疫系统的复杂关系
传统观念认为,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让人少生病。然而,科学研究揭示了一个更复杂的真相: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关键在于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2019年发表在《运动和健康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持续时间在60分钟以内的中等到高强度的短暂运动,对免疫系统有积极的效果。在这些运动中,诸如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CD8+ T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会被显著激活。这些细胞对于身体抵御病原体至关重要,它们展现出高度的细胞毒性和更强的迁移能力。这种细胞动员增强了免疫监视,有助于识别并清除潜在的病原体或癌细胞,同时对整体的代谢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却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会导致暂时性的免疫抑制。这种免疫抑制状态表现为免疫细胞功能减弱、炎症反应加剧和氧化应激水平上升。这些状况是身体对极端压力的生理反应,可能增加上呼吸道感染(URTIs)的风险。这种情况在经常进行高强度训练或参与比赛的运动员中尤为常见。
更令人惊讶的是,高强度运动产生的乳酸堆积也可能抑制免疫反应。浙大研究团队在《自然》上发表的研究发现,乳酸浓度升高会影响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进而抑制抗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反应。这一发现揭示了运动与免疫系统之间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
感冒期间的运动指南
那么,感冒期间到底能不能运动呢?答案取决于感冒的严重程度。
轻度感冒:如果仅有轻微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以进行适量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或瑜伽。这类运动可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缓解症状。
中重度感冒:出现发热、咳嗽、肌肉酸痛或全身乏力等症状时,应避免运动。此时身体需要充分休息以恢复免疫力,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发并发症。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张钧建议,感冒期间的运动应遵循以下原则:
- 运动强度以“静息心率+20次/分”为宜
- 每次锻炼时间10—30分钟
- 每周锻炼5—7次
- 避免打球、游泳、爬山等高强度活动
- 运动后注意补水,防止脱水
实用建议
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散步、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是感冒期间的理想选择。这些运动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过度消耗体力。
注意身体反应:运动时若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感冒期间身体较为虚弱,过度运动可能适得其反。
保持良好饮食:合理膳食对患者也非常重要,建议摄入充足蛋白质,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吃碳水化合物。
关注天气变化:选择天气温暖、空气流通的场地进行户外锻炼。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选择在室内做瑜伽等运动。
循序渐进:感冒后期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但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虽好,但需适度。感冒期间是否运动,关键在于倾听身体的声音。科学运动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健康,还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记住,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