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景山公园成世界文化遗产新热点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景山公园成世界文化遗产新热点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全长7.8公里、纵贯北京老城南北的“城市脊梁”终于获得世界认可。作为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构成要素,景山公园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访。登上景山公园的万春亭,不仅可以俯瞰整个故宫,还能北望钟鼓楼,全方位感受中轴线的魅力。
景山公园位于北京内城南北中轴线上,是俯瞰紫禁城(故宫)与北京中轴线的最佳地点。公园的南侧与紫禁城神武门隔街相望,西边毗邻北海公园,历史上曾是元、明、清三代皇室的御苑。公园占地23万平方米,海拔高度94.2米,是北京城中轴线上的最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景山公园的制高点是万春亭,这里是北京南北建筑中轴线的核心基点,被誉为“京华览胜第一处”。万春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平面呈四方形,采用三重檐四角攒尖顶设计,上檐和中檐为九踩三昂斗拱,下檐为七踩重昂斗拱,整体覆盖皇家黄色琉璃瓦,并配有琉璃宝顶,彰显皇家气派。亭内供奉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佛),代表了佛教的法身。站在万春亭上,可以将紫禁城的金瓦红墙、中轴线的恢宏气势尽收眼底,特别是在日出或日落时分,景色更是令人难忘。
除了万春亭,景山公园还有其他四座精美的亭子,合称“五方亭”。这些建筑风格各异,彩绘精美,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魅力。周赏亭和富览亭采用重檐圆攒尖顶,覆盖孔雀蓝琉璃瓦,紫晶色琉璃瓦剪边点缀;观妙亭和辑芳亭则为重檐八角攒尖顶,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华美而典雅。
景山公园不仅是观赏北京中轴线的绝佳地点,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公园内的寿皇殿建筑群是清代皇室祖先祭祀的主要场所,始建于明代,后于乾隆年间重建,是北京中轴线上唯一新增的重要建筑群。这里曾供奉康熙至光绪八代皇帝与皇后的画像与牌位,每逢重要节日,皇室都会在此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近年来,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推进,景山公园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9年,公园完成了观德殿建筑群的修复工作,按历史原状修复了二宫门,园内围墙、卡子墙等也得到了修整。这些努力不仅恢复了景山公园的历史风貌,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好的游览体验。
如今的景山公园,不仅是中外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也是北京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每天清晨和傍晚,公园里都会聚集许多当地居民,他们在这里散步、健身、观赏鱼群或遛鸟。公园内还经常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演出、书画展览等,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景山公园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这里不仅是一处观赏美景的绝佳地点,更是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记忆的“露天博物馆”。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游客,还是希望寻找城市绿洲的市民,景山公园都能提供丰富的体验和深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