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5遗产日将至,龙门石窟数字化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39: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5遗产日将至,龙门石窟数字化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龙门石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龙门石窟在数字化保护和体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让千年石窟焕发新生,也让游客得以全方位、沉浸式地感受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01

数字化保护:让文物“活”起来

面对自然风化和历史破坏,如何让残缺的石窟造像重现昔日辉煌?龙门石窟研究院给出了创新性的答案:数字化保护。

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持续加强文物保护数字化建设,在三维数字化方面,立足高精度数据库建设,助力石窟寺保护利用。三维扫描、VR体验、3D打印、虚拟展示……众多先进的数字手段轮番登场,让千年文物重现古韵芳华。

2020年,在数字技术的帮助下,一比一3D打印复制的佛首造像顺利安放在了龙门石窟奉先寺北壁一尊等身立佛的残像上,佛首和残像的断面完全吻合,实现了造像的准确复位,使龙门石窟的千年文物以多种方式跨越时空,再次完整地出现在大众面前。

针对流散海外的文物,龙门石窟研究院提出了“友好合作、多轨并一、数据聚合、成果共享”的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开创新时代“数据聚合”的流散文物保护利用“龙门模式”,以数字技术赋能龙门石窟焕发新生。

2024年1月14日,由龙门石窟研究院主办的“复位合璧 华光再现——龙门石窟流散文物数据聚合成果专题展”在洛阳博物馆开幕。展览聚焦以《皇后礼佛图》为代表的龙门石窟海内外流散文物,首次系统呈现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运用三维数字技术,通过“数据聚合”的方式,实现流散文物的“身首合一、数字复位”的数字化成果。

02

沉浸式体验:让文化“触手可及”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龙门石窟的魅力,无上龙门沉浸体验馆应运而生。这里不仅是文化的沃土,更成为科技创新的前沿。在这个现代化的文化体验馆中,参观者们不仅能深入了解到龙门石窟的丰富历史,还能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体验到科技带来的视觉震撼。

球幕电影用360度的视角展现了龙门石窟的美丽与神秘,仿佛让每位观众都穿越回千年前,亲身目睹那些辉煌的文化遗产。此外,馆内还设置了互动展项,游客可以通过AR/VR技术与历史场景互动,进一步增强体验感。

03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让传承“薪火相传”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今年,龙门石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包括文化展览、互动体验等,让游客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龙门石窟的数字化保护成果也将成为活动的一大亮点。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经过数字化修复的精美造像,还能通过VR设备“亲身体验”古代工匠的雕刻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4

实用信息:让游览“省时省心”

  • 门票:全价票90元/人,半价票45元/人(适用于在校研究生、大中小学生等凭有效学生证)。
  • 开放时间:冬季(1月至3月底)售票时间为8:00至17:30,闭馆时间为18:00;夏季(4月初至10月底)售票时间同样为8:00至17:30,闭馆时间可能延长至18:30或更晚。
  • 交通:距洛阳北郊机场约25公里,距洛阳火车站约19公里,距洛阳高铁龙门站约4公里。可乘坐81路、53路、60路等公交车直达龙门石窟站,或自驾沿二广高速至龙门站下高速后右转进入龙顾路。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仅是展示文化遗产的时刻,更是传承文化记忆的契机。龙门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和体验项目,不仅让文物“活”了起来,也让文化“触手可及”。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龙门石窟,感受这份穿越千年的文化瑰宝,为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