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艺术中心展出慈禧太后氅衣,揭秘十二章纹背后的权力密码
嘉德艺术中心展出慈禧太后氅衣,揭秘十二章纹背后的权力密码
正在嘉德艺术中心举办的“国采与宫色——清代宫廷织绣服饰色彩展”展示了大量珍贵的清代宫廷服饰,其中包括慈禧太后的氅衣。这些服饰不仅展现了清朝皇家的奢华,还隐藏着许多关于权力和地位的秘密。特别是十二章纹,这些独特的图案代表着皇帝的十二种品德,而慈禧太后竟然将它们用在了自己的服饰上,彰显了她想要掌控一切的野心。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得以一窥这位传奇女性背后的服饰秘密。
十二章纹:权力与美德的象征
十二章纹是中国古代帝王服饰上的重要图案,每个纹样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最早明确提及十二章纹的是《尚书·益稷》,其中记载了舜帝制定礼服制度时对大禹所说的话:“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绘);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这些纹样代表了王权和帝德,其中,龙纹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
十二章纹中的每个图案都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
- 山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
- 龙象征帝王善于审时度势,处理国家大事。
- 华虫象征王者文采昭著。
- 宗彝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
- 藻象征皇帝品行冰清玉洁。
- 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
- 粉米象征皇帝给养人民,重视农桑。
- 斧头形状的黼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
- 两个己字相背的黻象征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
慈禧太后的服饰:权力的象征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她的服饰不仅体现了皇家的奢华,更彰显了她对权力的掌控。在展览中展出的慈禧太后氅衣上,赫然出现了十二章纹中的多个图案,尤其是龙纹,这在历史上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图案。
慈禧太后对服饰的要求极为讲究,她的衣服都是用最好的面料制成,工艺也非常讲究。据记载,慈禧太后去了一趟奉天,带的衣服就有几千件。而且,慈禧太后洗澡的过程非常复杂,每次洗澡都要用掉100条高级毛巾,每条毛巾蘸一下水在身上擦一下就丢掉,不准再擦第二下。这些毛巾都是宫廷绣工们精心绣纺的,一条就抵得上三口之家几天的口粮。
慈禧太后在照片中也常常穿着华丽的服饰。据记载,她会精心挑选礼服和配饰,每件服装都在摄影清单中详细描述。她对外表的关注从年轻时就已根深蒂固,与她对戏剧的热爱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个人时尚感。在一些照片中,她甚至摆出一些看似风骚的姿势,这些姿势可能源于她对《兰亭集序》等戏剧的热爱。
权力与象征:慈禧太后的野心
慈禧太后在服饰上的选择,尤其是使用十二章纹和龙袍,反映了她对权力的掌控和对传统礼制的挑战。在清代,十二章纹是皇帝专用的服饰图案,而慈禧太后作为太后却将其用于自己的服饰上,这无疑是在宣示她与皇帝同等的地位。
这种行为在当时是极具争议的。虽然慈禧太后没有称帝,但她通过服饰上的象征性图案,巧妙地将自己的地位提升到了与皇帝同等的高度。这种对传统礼制的挑战,也反映了她在政治上的野心和对权力的渴望。
慈禧太后的服饰不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通过这次展览,我们得以一窥这位传奇女性背后的服饰秘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在晚清政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