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5大高效会议管理技巧,让会议前中后不再手忙脚乱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5大高效会议管理技巧,让会议前中后不再手忙脚乱

据统计,高达72%的会议时间是没效率的¹。会议管理对主持和参加会议的人来说都是必修课!因此以下分享会议管理前、中、后阶段的5个执行技巧,一起掌握召开高效会议的诀窍吧!

会议前:确认会议目的与议程

一场会议我们可以分解成“会前规划”、“会中进行”与“会后执行”3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都能通过一些会议管理技巧来让开会过程更有效率!下面首先分享召开高效会议的基础,会前规划阶段的2大技巧。

技巧1:会议目的聚焦具体产出

要提高开会效率,我们应先具备“以终为始”的会议管理思考模式。所以在确定要开会后,“订定会议目的”就会是规划一场会议的第一步。其中,会议目的必须是具体的产出而不是流程。举例来说,今天如果要讨论即将上市的新产品该如何促销,会议目的应该是“讨论出两个新品上市促销方案”,而不是“讨论新品上市促销方案”。后者的描述不够具体所以容易让人讨论得没完没了,或落入虽然有讨论但最终还是没结论的窘境。

技巧2:拟定议程检查4要素

会议目的确认后,接着我们就可将议程写进会议通知里,而一个完整的议程规划应包含以下4要素。

  • 与会人:有决策能力或需要培训与建立共识的人
  • 会议资料:有助达成会议目的的资料
  • 会议时间:每个议题或方案讨论的时间
  • 会议地点:符合会议类型(如:一般会议、员工旅游讨论)的空间

会议中:高效讨论、精准收尾

会议要开得高效率,时间拖得很长和没达成会议目的绝对是大忌。因此以下分享会中进行阶段的2个会议管理技巧,一起让会议讨论更高效,收尾更精准利落吧!

技巧3:先讲结论再讲推论

先讲结论再讲推论就是写作上常用的开门见山法,而应用在会议讨论时,它能带来以下2个优点。

  • 结论如果符合听话者的预期,后续讨论可以更快速
  • 听话者先知道结论,彼此后续的讨论会更容易聚焦

虽然开会发言时先讲结论有以上好处,但信息表达方式其实也跟文化相关。举例来说,日本人的说话习惯一般较偏向先讲推论再讲结论。所以在决定开会的发言风格时,建议也要将与会者的文化背景纳入考量喔。

技巧4:用5R做回顾与前瞻

要让会议讨论漂亮地结束,我们可以利用5R来做结尾。5R可拆分成“回顾的2R”与“前瞻的3R”,每个R所代表的意义如下。

  • Result:重复会议的结论或成果
  • Review:回顾整场会议的内容
  • Role:决定谁是当责者
  • Responsibility:指派任务(建议加上具体明确可衡量的完成指标)
  • Resource:确认当责者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

会议后:做好会议记录

虽然不一定每场会议都要写会议记录,但因为人的记忆力有限,所以为避免会后大家对当初讨论的结果有落差,导致后续必须再花时间沟通,建议还是能用简单的会议记录防范一些重复或无效会议。

技巧5:24小时内发出会议纪录

会议记录发送的时间依据产业和公司文化会有差异,但一般而言24小时内寄发是普遍被接受的时间。而记录内容基本上应包含“决议事项”、“追踪事项”、“完成日期”跟“当责者”,所以当责者在收到会议记录后也应该是尽快确认内容是否正确,确保会议决策能顺利执行,避免因为记录错误而需要再举办会议或花时间做相关补救措施。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