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阜阳:文化芬芳满城乡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6: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阜阳:文化芬芳满城乡

阜阳市近年来大力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文化活动形式,推动文旅深度融合,让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阜阳市图书馆外景图。(王彪 摄)

文化场馆建设如火如荼

近年来,阜阳市大力推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创园、农家书屋等一批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发展使命的公共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城乡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重要阵地。

“我们还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资源,向群众免费提供图书报刊阅览、培训排练、健身娱乐、文艺演出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定期组织群众性文体活动,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阜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阜阳市还全面落实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政策,实现了推动实现群众文化场地由“够”向“好”转变。


2024年9月25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记者正在体验阜阳市图书馆瀑布流电子书借阅系统里的互动小游戏。(姜丽 摄)

文化呈现形式不断创新

村里人玩转“村晚”!自2022年开始,阜阳市已连续三年举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通过示范引领,2024年上半年全市举办“村晚”活动232场次,乡亲们用“家乡调”伴“家乡舞”,唱出了“家乡味”,舞出了“家乡情”。

不仅文化活动出新,阜阳市还积极鼓励引导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秋风起,秋雨浓,雨花台,风吹雨飘零;鸟儿啼,寒鸟鸣,声声喊归程……”在太和县文化馆内,清丽婉转的唱腔中,太和清音第十一代传承人于飞唱出了牺牲在南京雨花台的太和籍烈士齐国庆的故事。

“太和清音有700余年历史,传唱至今,需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于飞介绍,太和清音最早唱的曲目是《追舟》,讲述的是潘必正和陈妙常的爱情故事;如今《雨花英烈》《追女儿》等创新曲目,展现的是时代精神和当下生活的变迁。像太和清音一样,越来越多的阜阳优秀传统文化选择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阜阳传统文化产品不断出新,以新面貌、新形式走出阜阳、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资料图:“大地欢歌迎新春 五谷丰登庆丰年”——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在阜阳市颍州区王店镇桃花村举行。(阜阳市文明办供图)

文旅融合更出彩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深度绑定、相互赋能,融出新活力。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阜阳市精心打造更具文化内涵的特色文旅产品,更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作为阜阳景区的代表,颍州西湖的魅力不仅在于风景,还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九百多年前,苏轼赴颍州西湖畔拜会恩师欧阳修,这次师徒相聚,见证了两代文宗的传承。如今,颍州西湖兰园、怡园里,身穿汉服的游客闲坐于湖边拍照打卡,亦或品茗、作画,与欧阳修、苏轼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文旅新场景下感受欧苏文化。


颍州西湖景区欧苏迎宾巡游活动。阜阳市文明办供图

欧苏文化、管子文化、淮河文化……阜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场景、新业态、新演绎下更具吸引力。探文化,赏美景,品美食,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阜阳,找寻“诗与远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的阜阳,文化自信根基深厚,文化力量润物无声,文化发展步履铿锵,踏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节拍,阜阳市的文化事业正凝心聚力、奋勇争先,努力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崭新春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