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千年古城展新颜
安康:千年古城展新颜
安康,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从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到如今现代化都市的崛起,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从古代的梁州、西城郡到今天的地级市,安康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还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近年来,安康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连接古今的重要节点。
千年古城的历史印记
安康的历史可追溯至夏商时期,当时这里属于梁州。春秋战国时,安康为南郑地,先后归属巴蜀、秦国。秦惠文王时期,安康首次被设置为汉中郡的治所。此后,安康历经东汉、三国、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更迭,行政区划多次调整,但始终是陕南地区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安康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汉调二黄是安康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汉剧之母”,其唱腔优美,表演细腻,深受群众喜爱。此外,安康还保留着众多历史遗迹,如安康古城墙、龙岗寺遗址等,这些文化遗产见证了安康的悠久历史,也成为了今天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的步伐
进入新时代,安康市在保持历史传承的同时,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近年来,安康市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经济发展新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安康市的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据统计,与1978年相比,2023年安康市的卷烟产量增长了1262倍,水泥产量增长了221.6倍,发电量增长了18.5倍。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安康市在工业领域的巨大进步。
城市建设新面貌
2024年,安康市长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完成。根据规划,长春片区将建设成为以生态居住和运动休闲康养为主体功能,以教培文创为辅助功能的城市综合功能区。规划人口规模为7.6万人,总用地规模达741.23公顷。未来,长春片区将形成“一核两轴、一廊两心”的空间结构,打造体育运动功能核心和公共服务功能核心。
乡村振兴新实践
在乡村振兴方面,安康市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工代赈项目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2023年以来,安康市共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3个,带动上万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8616万元,实现人均增收8000余元。这些项目不仅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还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展望:政校合作开启新篇章
2024年3月,安康市市长王浩带队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双方就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乡村振兴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西安交通大学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瞄准国家重大发展需要和区域发展需求,以更大力度支持服务安康建设发展。安康市则将立足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枢纽等独特优势,与西安交通大学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全面深入招商引资,加快科技转型赋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康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现代化发展的浪潮。从千年古城到现代新城,安康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