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肺癌患者抑郁率居首,专家建议加强心理支持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51:5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肺癌患者抑郁率居首,专家建议加强心理支持

肺癌已成为"新癌王",其患者抑郁症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最高,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预后不良的概率更是高出2至3倍。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陈育民鼓励初诊晚期肺癌患者,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疗策略,也应调适罹癌所带来的焦虑与沮丧情绪,争取超越5年的存活期目标。

根据《PLOS ONE》期刊2023年的研究指出,肺癌病友的忧郁情绪在所有癌别中比例最高,尤其中重度忧郁症的肺癌病友,预后不良的机率高出2至3倍[i][ii]。台湾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理事长陈育民鼓励,初确诊晚期肺癌的病友除了需要完整的治疗策略,也应调适罹癌所带来的焦虑与沮丧情绪,争取超越5年的存活期目标。

陈育民表示,晚期肺癌治疗相较过去,已有相当大的进展,过去晚期肺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10至15%,所幸随着医疗的进步,现已可利用基因检测找到合适的治疗方式,也能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不过,对于初确诊时带给病友巨大的冲击与生命威胁,往往让病友及家属感到震惊、害怕、甚至无法置信而想逃避现实,若是演变成忧郁情绪,更可能会出现胃口不佳、失眠等生理症状,反而影响病友后续治疗成效。

台湾肺癌学会理事长杨政达提到,为提供晚期肺癌病友更完善的治疗与照护,肺癌团队不仅有胸腔内科、胸腔外科、肿瘤内科,还延伸到诊断相关的科别,治疗过程也会适时加入辅助的专科医师,如中医科调理、皮肤科管理副作用;以及心理咨询师加入,以降低病友的负向情绪,协助情绪宣泄与支持。


心理影响疾病进展,肺癌并有忧郁情绪在所有癌别中最高。(图/台湾全癌症病友连线)

心理照护兼具治疗效果,肺癌「慢性病化」

一名女性病友长期肋骨疼痛,原以为是更年期所致,进一步检查才发现确诊四期肺癌转移肋骨!内心惊慌、悲伤,自我价值感低落,非常焦虑,不仅执迷于非正统疗法,甚至尝试各种偏方。

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重症医学中心主任夏德椿说明,临床上初确诊晚期肺癌病友对罹癌的恐慌与焦虑,多半来自于网络铺天盖地的资讯及未知的存活期,一旦病友陷入忧郁情绪、误信偏方,恐影响治疗的预后。

所幸,上述病友接触到支持团体,透过成功学长姊的经验分享,开始稳定脚步的应对罹癌挑战。之后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属于EGFR基因突变,因此可从第二代标靶药物开始治疗,3年后发现抗药性,再接续服用第三代标靶药物,目前抗癌已超过5年,稳定控制副作用,也更乐观积极延续人生。

夏德椿提醒,近年来肺癌药物持续进展,病友的治疗选择越趋多元,初确诊的病友建议与医师讨论未来5年完整的治疗计划,有策略的安排每一线用药,拉长每一线药物的使用时间,争取最长存活期。例如台湾EGFR基因突变病友占55%最常见,使用适合的标靶药物接续治疗,有机会延长整体存活期,迈向慢病化管理。

学长姐《给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从心出发

为协助晚期肺癌病友及家属在确诊初期能快速建立治疗信心,「台湾全癌症病友连线」特别推出《给晚期肺癌病友的12封信》卫教手册,透过存活超过5年甚至10年的学长姐故事,鼓舞正值慌乱、低潮的病友及家属。

台湾全癌症病友连线理事长吴卉汝表示:「生病是一场意外,而不是被处罚」,研究指出,癌症病友的照护者近5成出现忧郁及焦虑倾向[iii]。她分享,专科医师的任务是为病友争取超越5年的存活期,而成功学长姊的经验分享与鼓励,可带领病友及家属在抗癌路上,面对即将来临的挑战能知所因应,从容不迫地打造肺癌慢活计划。

本文原文来自台湾健康新闻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