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营养补充指南:关键营养素与禁忌成分全解析
婴幼儿营养补充指南:关键营养素与禁忌成分全解析
婴幼儿的营养补充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重要话题。从出生到两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的营养补充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能为未来的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将详细探讨婴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需要特别关注的营养成分,以及应该避免的成分,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喂养指南。
补充营养的最佳时机
孩子出生前两年是营养补充的重要关键,前六个月使用母乳喂养,对所有孩童来说,都是最健康、安全的选择。
六个月后,孩子的营养需求,已经超过了母乳所能提供的范围,为了避免营养不均,补充固体食物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以下三种营养素特别重要。
最重要的营养素
宝宝六个月后除了早产或营养不良之外,正常体重应该是出生时的两倍以上。
国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维生素D、铁质、锌」是婴幼儿必备的营养素,它们的重要性如下:
1. 维生素D
强化骨骼,预防佝偻病。佝偻病是成长中所发生的骨骼软化症,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钙和磷才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缺乏维生素D,因此也被称作「营养性佝偻病」。
母乳通常无法提供婴儿足够的维生素D,因此需藉由配方奶,或固体食物补充,每日需求量如下:
- 12个月以下:400 IU/天
- 12-24个月:600 IU/天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蛋黄、鱼油、大豆、菇类(日晒香菇、干黑木耳)等。
2. 铁质
有助于体内氧气输送,强化孩子学习力。当体内铁质不足,会造成缺铁性贫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40%的儿童有贫血问题。可藉由以下食材补足:肉類、内脏类、深绿色蔬菜、坚果类等。
3. 锌
强化免疫功能、伤口愈合、以及发展正常嗅觉与味觉的重要营养素,7-24个月的儿童每日建议量为3毫克。富含锌的食材:瘦肉、鱼类、紫菜、扁豆、黄豆、绿豆等。
幼儿所需的食物类型
1. 蛋白质
最重要的营养成分,维持细胞完整功能与正常生长状态,富含蛋白质食物包括:瘦肉、鸡肉、鱼类、鸡蛋、豆类等。并且蛋白质需求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根据国外研究建议,婴幼儿每日所需蛋白质单位量为:
- 6-8个月:9.1克
- 9-11个月:9.6克
- 12-23个月:10.9克
基本上,母乳已经能提供大部分的蛋白质,其余不足的部分需要由固体食物补足。
2. 蔬菜
蔬菜包含维生素、纤维、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并具有鲜味、苦味或咸味,能帮助宝宝熟悉不同口味变化与颜色识别,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理想食物建议:
- 4-6个月:地瓜、南瓜、菠菜、绿色花椰菜
- 6-7个月:胡萝卜、酪梨、小黄瓜
- 8-12个月:甜菜根、胡萝卜、甜椒
四岁以下避免直接食用生硬的食物,例如:玉米、花生、绿豆等,容易卡幼兒气管,最好煮软捣碎。
3. 水果
水果富含高纤维、矿物质与多种维生素,对免疫系统特别有益,是最天然的健康零食,以下是具备高营养价值,适合宝宝食用的水果类型:
- 苹果:超级水果代表,对癌症、气喘具有保护作用。
- 蓝莓:含花青素,天然抗氧化剂,活化脑力与增强记忆。
- 水梨:丰富纤维,搭配优格有益肠道健康。
- 木瓜:最适合饮食水果之一,含维生素A、C、E,增强免疫力,维持皮肤健康。
- 香蕉:含维生素B6、C、镁、钾、锰和其他纤维,维持肠道健康,食用方便,剥皮就能吃。
- 草莓:热量少,纤维多,富含维生素C。
- 酪梨:全世界最营养的水果。健康油质不含甜味,超过20种以上的营养成分。
4. 谷物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之一,全谷物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是健康饮食必备的角色,不仅容易消化,更是人类能量的主要来源,适合宝宝初次接触副食品食用。
5. 乳制品
蛋白质与钙质的来源。鲜乳、优酪乳、起司、羊乳皆富含相同营养,爸妈能够依照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
婴幼儿消化能力有限,乳制品的高浓度蛋白、血糖、矿物质一岁宝宝恐无法消化,建议一岁后食用。
哪些成分需要避免?
1. 糖
过多甜食容易导致肥胖与蛀牙,限制孩子糖分摄取量有益健康,尤其是饮料,糖分高,营养成分低;而其他高糖隐藏食物,包括玉米脆片、运动饮料、调味乳、添加糖的优若乳等。
2. 饱和脂肪
也被称作坏脂肪,摄取过多容易增加胆固醇和心脏病风险,主要来源为动物脂肪、全脂奶、芝士等。日常饮食建议优先选择白肉、海鲜,或使用喷油瓶限制摄取量。
3. 盐
一岁以下宝宝不需要额外摄取盐分,这对宝宝负担很大。一岁直到九岁建议控制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过多加工食品,例如香肠、火腿、培根、含盐薯片、泡面、咸饼干等。
4. 咖啡因
孩子大脑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咖啡因影响,12岁以下儿童应尽量避免。摄取过多容易导致心律不整、喜怒无常、神经质、睡眠中断等。常见含咖啡因食品为可乐、红茶、奶茶、热可可、巧克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