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梗救治日:心肌梗死早期症状识别指南
中国心梗救治日:心肌梗死早期症状识别指南
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今年的主题是“心梗拨打120,胸痛中心快救命”。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心血管疾病,但通过及时识别症状和科学救治,可以显著降低其危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识别要点,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心肌梗死的早期症状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剧烈疼痛,可伴有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这种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除了胸痛,心肌梗死还可能伴随以下症状:
- 呼吸困难:由于心肌功能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气短等症状。
- 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心慌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或猝死。
- 全身症状:如发热、出汗、恶心、呕吐等,可能与心肌坏死后释放的炎症介质有关。
- 低血压或休克:部分心梗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或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等。
值得注意的是,心肌梗死的症状并非千篇一律,有些人可能表现为不典型的症状,如:
- 上腹痛:一些胃肠道症状,如感觉到持续加重的“胃痛”、饱胀、恶心、呕吐,特别是活动量增加时反复出现,也预示心梗发作。
- 牙痛、下颌痛:一累就牙痛、—生气就牙痛,或是劳累、激动后牙痛加剧,都可能是心梗前兆。这种痛往往累及多颗牙齿,可伴有冷汗、肩痛等,女性更常见。
- 左肩、左腋下疼痛:左肩、左手臂内侧出现钝痛,可能放射到小指和无名指,如果伴有胸闷、气紧,更要警惕心梗。
- 后背痛:常常是今天后背痛,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痛;或是今天痛,第二天又不痛了。出现这种疼痛转移的现象,也要提防心梗。
- 嗓子痛、脖子痛:咽喉堵塞感、颈部紧缩感,可伴有呼吸不畅、大汗淋漓等症状,如果没有哮喘或上呼吸道感染,就要考虑心梗。
- 头痛:心梗有时会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中风的表现,老年人常见。
识别症状,及时就医
及时识别心肌梗死的症状至关重要。临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秒到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每3名未得到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其中的大多数,因未能及时识别早期信号,错过了宝贵的救治时机。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持续时间大于15分钟时,就要马上停止活动,降低心脏的压力,并及时拨打120,尽早送至医院进行溶栓或者介入治疗。研究结果显示每延误30分钟,一年死亡相对风险增加7.5%。因此,争分夺秒尽早开通梗死动脉是关键中的关键。
案例警示
不久前,家住老城区楼梯房8楼的林老伯,在买菜途中出现胸闷不适,回家休息后症状未缓解,并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幸运的是,家人及时拨打120,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医生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胸痛急救流程。患者在送院途中虽然出现了心跳呼吸骤停,但因急救医生在身边立即进行抢救,最终在到达医院时已经苏醒。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当患者出现胸痛、胸闷或类似症状时,必须立即就医,切勿拖延。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是预防心梗的重要措施。
结语
心肌梗死虽然凶险,但通过及时识别症状和科学救治,可以有效降低其危害。让我们一起学习心梗的早期症状识别要点,提高防范意识,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记住两个关键信息:
- “有胸痛,我要拨打120”
- “心梗救治,争取黄金120分钟”
让我们携手行动,为生命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