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夏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样泡脚,看似养生实则伤身!尤其是夏天

现在很多人喜欢泡脚养生,但你知道吗?泡脚也有禁忌,很多人只想着泡脚而忽略了这些细节,看似养生实则伤身。

泡脚注意这6点

  1. 泡脚水温不宜过高
    如果水太热,即使你不觉得烫,长时间浸泡也会引发低温烫伤,出现发白、红肿、脱皮或水疱等情况,严重时可能会造成组织坏死。
  • 建议: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左右,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1. 草药泡脚要遵医嘱
    每个人的体质有差别,不同中药的药理作用也不一样。
  • 比如体寒者可加些干姜、红花、肉桂,失眠者可选择柏子仁、首乌藤、合欢皮等,体弱血瘀者可选择赤芍、当归、川芎等。
  • 最好在医师的个体化指导下使用,切忌乱用。
  1. 泡脚并非越久越好
    时间久了可能会引起血液回流障碍,导致脚部皮肤受伤,排汗过多、大脑缺血则容易出现头晕、心慌等问题。
  • 一般泡15~20分钟,身上暖和、背上微汗即可。
  • 儿童的皮肤比较细嫩,不宜久泡,且泡脚时间过长,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儿童的泡脚时间可缩短为10分钟。
  1. 饭后1小时或睡前1小时泡脚更合适
    饭前饭后半小时不宜泡脚,泡脚建议选择在饭后1小时再进行,或是晚上入睡前1小时泡脚,比如10点入睡,即9点泡脚比较合适。

  2. 泡脚后及时补充水分
    泡脚时以微微出汗即可,不要大汗淋漓,泡脚后建议喝杯温水补充水分。

  3. 泡脚后要马上擦
    如果泡完脚不及时擦干水分,湿寒容易从脚部进入体内,特别是秋冬季,脚底更易受凉。

  • 泡完脚应马上用干毛巾擦干水分,必要时涂抹润肤膏,体弱或生病者最好再穿双袜子。

泡脚并非人人都适合

  1. 糖尿病患者泡脚时要特别注意水温
    水温控制在38°C~40°C为宜。

  2. 心脑血管病患者需谨慎
    如果泡脚时间过长或水温过高,会使更多血液流向下肢和体表,可能引起心脏、脑部等重要器官的缺血,出现头晕眼花、心慌、胸闷等症,引起不良的后果。

  3. 下肢静脉曲张或血栓患者不建议泡脚
    泡脚可能会对下肢静脉血栓产生刺激,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甚至还可能会引发病情加重。

  4. 妊娠期和经期谨慎泡脚
    尤其在使用中药足浴时,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方可使用。

常见泡脚材料的功效

  1. 艾叶泡脚
  • 温经散寒:艾叶泡脚有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经脉通畅,还能祛黑眼圈。
  • 除脚癣、脚气:艾叶外用有抗菌消炎、抗过敏等作用,用来泡脚可有效改善脚气、脚癣等脚部皮肤疾患。
  1. 白醋泡脚
  • 促进血液循环:适合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疲劳综合征等。
  • 软化角质:白醋有活血散瘀作用,经常泡脚可软化脚部皮肤角质层,改善粗糙情况。
  1. 柠檬泡脚
  • 促进新陈代谢:柠檬含丰富的柠檬酸、维生素C,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疲劳及延缓衰老。
  • 去除脚气:经常用柠檬泡脚对脚气、鸡眼等脚部皮肤病也有一定疗效。
  1. 生姜泡脚
  • 驱散寒气:生姜泡脚能温通经脉,可帮助改善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症状,对风湿寒痹效果明显。
  • 防治风寒感冒:生姜解表散寒,可预防治疗轻症风寒感冒。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