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焦虑加重耳鸣,专家建议从情绪管理入手治疗
压力焦虑加重耳鸣,专家建议从情绪管理入手治疗
耳鸣是一种常见的听觉症状,表现为在没有外部声源的情况下,患者会听到各种声音,如嗡嗡声、铃声或嘶嘶声等。耳鸣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差异,从4.6%到30%不等。耳鸣不仅会影响听觉,还可能导致失眠、情绪波动和抑郁症等。
耳鸣的常见原因包括噪音引起的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梅尼埃病、感染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约40%的患者无法确定耳鸣的潜在原因。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导致颈部、肩膀、下颌和耳朵周围的韧带异常,增加“体感耳鸣”的风险。
负面情绪与耳鸣的科学关联
科学研究发现,负面情绪如压力、焦虑和抑郁等,与耳鸣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压力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作用于神经系统,而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失眠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耳鸣密切相关。研究发现,10%-60%的慢性耳鸣患者患有抑郁症,28%-45%的患者表现出焦虑症状。这些情绪状态与耳鸣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压力涉及多种神经和激素通路,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和自主神经系统(ANS)。下图总结了这些关系。现有的科学研究表明,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的可塑性来适应压力,这在耳鸣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边缘系统与耳鸣有关,其中海马体、杏仁核和前额皮质被证明可能受到压力后皮质醇释放的影响。压力也会影响听觉系统,其中听觉皮层中的声音唤起活动在压力刺激下得到增强。
内分泌系统中的应激因素和激素会影响边缘、网状和听觉系统,并且这些系统内的相互作用会诱发耳鸣。根据报道,耳鸣患者的激素水平升高,如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代谢产物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压力和耳鸣都与HPA轴和ANS有共同的相互作用。另外,在耳鸣相关的痛苦中,交感神经系统呈正相关,而在耳鸣被抑制的情况下,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增强。
情绪管理对耳鸣的缓解作用
针对压力管理的心理干预似乎在耳鸣治疗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一些通过情绪管理和心理干预缓解耳鸣的具体方法:
药物治疗:当耳鸣是焦虑症状之一时,控制焦虑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耳鸣。抗焦虑药物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包括耳鸣。由于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不同的药物,例如苯二氮䓬类药物。
心理治疗:心理疗法对焦虑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包括耳鸣等焦虑症状。可以采用叙事疗法、心理分析疗法等方法,帮助患者掌握应对挫折、压力和不良事件的应对方法。
医学教育:向患者讲解耳鸣的发生、发展过程,减少患者的恐慌感,减少耳鸣的发生。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处在嘈杂的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保持情绪在平稳状态,能够改善耳鸣症状。
此外,中医穴位疗法也被认为可以改善耳鸣问题。例如,中渚穴、翳风穴、太冲穴和涌泉穴等穴位的按压,可以帮助消除火气、强化内耳功能,从而缓解耳鸣症状。
实用建议与预防措施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或焦虑,学会管理情绪。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和大脑的恢复,减少耳鸣的发生。
健康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减少耳鸣的风险。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保护耳朵:避免长时间接触噪音,谨慎使用耳毒性药物。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会增加耳鸣的风险。
如果耳鸣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耳鸣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耳鸣的原因、程度以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