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荔湾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新模式,经验获全国认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2: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荔湾探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新模式,经验获全国认可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和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经验成功入选。作为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历史见证者,荔湾区以其独特的岭南建筑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01

恩宁路:创新机制激活历史街区

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最完整和最长的骑楼街,保留了大量西关大屋、骑楼建筑和满洲窗等岭南特色建筑。近年来,荔湾区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微改造模式,为恩宁路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恩宁路的保护利用中,荔湾区政府通过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引入企业参与街区的保护利用、建设及运营工作。政府拥有街区辖内除12户居民以外的所有房屋和土地所有权,企业则在建设结束后享有15年的运营期。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方式,不仅盘活了国有资产,还解决了保护资金的难题。

为了确保改造方案符合各方需求,荔湾区成立了广州首个共同缔造委员会,搭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平台。通过居民议事平台、工作坊、社区规划师机制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居民、商户和专家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恩宁路的微改造坚持“整旧如旧,新旧建筑风貌相融”的原则,在保护街区风貌的同时,注重改善人居环境。如今的恩宁路,不仅保留了岭南建筑的精髓,还引入了创意产业和特色商铺,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网红地标。据统计,今年国庆期间,恩宁路的永庆坊接待游客达89.37万人次,同比增长78.4%。

02

逢源大街—荔湾湖:参与式设计唤醒岭南水乡

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首个由政府全程主导,多方参与共建的“居民+专业者”共同缔造城市更新微改造项目。这里保留了岭南水乡的特色,拥有泮塘五约、李氏宗祠等15处文化遗产,是广州历史城区内难得的保留完整清代格局的乡土聚落。

在逢源大街—荔湾湖的保护利用中,荔湾区创新性地成立了共同缔造委员会,搭建了一个多方参与的平台。通过开展村民口述史、征集老物件老照片等方式,存留下古村珍贵的历史记忆。同时,通过举办社区活动、组织民俗文化表演等,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

泮塘五约的微改造强调不大拆大建,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因地制宜制定保护和整治措施。如今的泮塘五约,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岭南建筑风貌,还引入了文化、艺术、创意等产业,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生的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在广州率先实行的《参与式旧城改造与文化保育》项目,荣获2020年广州市年度社会创新最高奖。这种以人为本、多方参与的改造模式,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激发了社区的活力,成为广州历史文化保护的典范。

03

创新经验的示范意义

恩宁路和逢源大街—荔湾湖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经验,为全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截至2024年,全国已划定历史文化街区1200多片,其中广东省有104片,广州市有26片。荔湾区的创新经验,不仅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也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荔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经验,充分体现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通过创新的保护机制和多方参与的改造模式,不仅保护了历史建筑,还传承了岭南文化,提升了城市品质,为广州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