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国人受失眠困扰,专家推荐认知行为疗法
24.6%国人受失眠困扰,专家推荐认知行为疗法
“我国24.6%的居民睡眠有问题,94.1%的居民睡眠与良好水平存在差距。”这是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最新数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内科的张雯丽医生,以其专业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失眠的深层次原因,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失眠的三大因素
张雯丽医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失眠的三大因素:易感因素、诱发因素和维持因素。
易感因素:这类因素包括完美主义性格、内向性格、焦虑型人格,以及家族失眠史等。此外,从事昼夜颠倒工作的人也更容易出现失眠问题。
诱发因素:生活中的应激事件和重大变故,如面试、亲人离世、失恋等,都可能成为失眠的导火索。
维持因素:面对失眠时采取的不当行为,如长时间躺在床上、在床和卧室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等,会进一步加剧失眠状况。
科学管理睡眠:从认知到行为
张雯丽医生强调,改善失眠的关键在于建立正确的睡眠认知和行为模式。她推荐使用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这是一种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非药物疗法。
刺激控制疗法:核心是重建床和睡眠之间的单一刺激模式。只有在感到困倦时才上床,不在床上进行与睡眠无关的活动,如玩手机、看电视等。如果躺在床上超过15分钟仍无法入睡,应立即离开床,等到再次有睡意时再回到床上。
睡眠限制疗法:通过限制在床上的时间来提高睡眠效率。例如,如果实际睡眠时间只有5小时,就将躺在床上的时间也设定为5小时,逐渐增加到理想睡眠时间。
健康睡眠卫生行为
除了专业的治疗方法,张雯丽医生还建议采取以下健康睡眠卫生行为:
- 每天睡到自然醒,避免过度睡眠。
-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和就寝。
- 将闹钟放在看不到的地方,避免频繁查看时间。
- 控制夜间饮水量,减少起夜次数。
-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避免吸烟。
- 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 规律进餐,避免空腹上床。
- 确保卧室环境舒适,光线和声音适中。
- 保持适宜的室温(约25℃)。
- 避免白天长时间打盹,午睡不超过30分钟。
专业视角:从失眠到睡眠障碍
除了常见的失眠问题,张雯丽医生还特别关注一些罕见但严重的睡眠障碍,如快速动眼睡眠行为障碍(RBD)。这种疾病表现为在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如挥舞拳头、踢腿等,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有关。张雯丽医生强调,及时诊断和治疗RBD对于预防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通过张雯丽医生的专业指导,我们可以看到,失眠并非无法克服的难题。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大多数人可以重新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如果你或身边的人正遭受失眠困扰,不妨尝试上述方法,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记住,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基石,值得我们用心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