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心平气和,才能内心强大
弘一法师《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心平气和,才能内心强大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扰。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如何面对流言蜚语,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弘一法师曾说:“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这句话提醒我们,学会忍耐、宽恕和沉默,是通往内心强大的必经之路。
《格言联璧》有言:“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这句话告诉我们,性格暴躁的人,会处处碰壁,一事无成,而心平气和的人,则会好事不断,顺风顺水。
因为心平气和的人,遇到任何事情时,都能够保持头脑清醒,看开一切,不会被情绪控制,福气自然也会随之而来。
忍耐,是一种人生的修行
宋代的吕蒙正第一次进入朝廷的时候,有个官员指着他说:
“这个人也能当参政吗?”
这时,吕蒙正没有说话,只是假装没听见,并笑了笑。
可他的同伴便不高兴了,正打算质问那个官员叫什么名字时,却被吕蒙正制止了。
吕蒙正说:
“一旦知道了他的名字,就一辈子也忘不了了,不如不知道的好。”
就这样,吕蒙正用自己的大度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后来,那个官员还亲自去吕蒙正家登门道歉,两个人也因此结为好友,相互扶持。
忍耐并不是软弱可欺,而是一种君子风度,是一个人胸襟开阔的表现。
可大多数人往往因为不能忍一句话,一件小事,而引起纷争,最后弄的大家都十分难堪。
忍字头上一把刀,如果忍不住,这把刀就会落下来,最终会伤人伤己。
所以说,凡事不要急于反击,图一时之快,学会忍耐,便可风平浪静,海阔天空。
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一次,一个学生发现了教科书上有一处语法偏差,便对此大加斥责。
还说了误人子弟,不负责任等话语。
而这本书恰恰是弘一法师亲手制作的,在当时的条件下,编排上的失误在所难免。
弘一法师完全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反而在事后,表扬了那个挑错的学生。
有句话说得好:“宽容,看似是在原谅别人,实则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
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在一些小事上,与人争得面红耳赤,并斥责和诋毁对方。
比如,走路时,不小心被人踩了一脚;吃饭时,被人无意间撞了一下;坐车时,被人抢占了座位……
其实,在这些事情上,我们完全没必要与对方争执,否则只会影响心情,折磨自己。
宽恕一个人,比爱一个人更难,它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但唯有宽恕,才是解脱心灵的唯一方法。
要知道,宽恕不是为了原谅世界,而是为了放过自己,善待自己。
沉默,是对流言蜚语的有力回击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跟人打交道,但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被人说闲话,那是在所难免的。
既然躲不过,那就学会沉默,无视它,不解释,任其自然消失。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视频:
有个女孩,被人恶意拍了一些照片,并造谣她私生活不检点。
那段时间,女孩只要一出门,就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女孩的朋友,想要去解释,却被她制止了。
女孩说:
“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浪费的是他们的时间,又不是我的,只要我不理睬就好了。”
果然,一段时间后,这件事情也慢慢地被人淡忘了。
布袋和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它自干了;你也省力气,我也少烦恼。”
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那是他们的事,这对你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怎么看。
嘴长在别人身上,你拦也拦不住,对于那些闲言碎语,与其争辩,不如漠视。
忍耐一下,待日后真相大白了,毁谤自然会烟消云散。
【写在最后】
小不忍则乱大谋。
当我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随意发脾气,报复,都是没有用的,这样做只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而应该学会忍耐,心平气和且理智地对待这一切。
要知道,遇事心平气和,是一种修养,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