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汪精卫体内子弹8年终酿悲剧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05:1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汪精卫体内子弹8年终酿悲剧

1935年11月1日,南京丁家桥中央党部礼堂门口,一声枪响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正在这里召开,汪精卫作为大会主席,正和其他中央委员合影留念。突然,一个身材高大的人从记者席中窜出,用隐藏在照相机中的手枪向汪精卫连开三枪。其中一颗子弹击中汪精卫的后背脊柱骨,深埋在后肋骨与脊椎之间,无法取出。

这颗子弹,不仅改变了汪精卫的命运,也成为了他生命最后几年痛苦的源头。当时医生认为,只要注意保养,这颗子弹即便长期留在体内,也不会有太大问题。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

1943年11月,汪精卫在南京颐和路官邸楼梯上不慎摔倒,正好磕在八年前的旧伤处,导致病情急剧恶化。从后背疼痛逐渐发展到前胸、两肋,呼吸、咳嗽皆痛。12月19日,他住进了南京日本陆军医院,由外科军医后藤做手术取出了那颗残留八年的子弹。术后,汪精卫住进北极阁一所精致的小公馆内休养。这所公馆原本是蒋介石的小舅子宋子文的,南京沦陷后被日军侵占,汪精卫投降后,日本人又赏给他作为官邸之外的公馆。

然而,手术并没有彻底解决问题。1944年元旦以后,汪精卫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体温持续升高、四肢麻木、大小便失禁,最终卧床不起。他的私人医生、德国人诺尔明确表示:“目前的医学已经无能为力。”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方面建议将汪精卫送往日本治疗。1944年3月3日,汪精卫在病榻前召见陈公博和周佛海,泪眼汪汪地说:“我这次到日本去治疗,凶多吉少。南京这个烂摊子,就交给二位了。我知道二位之间,有点儿小小的隔阂,希望你们以大局为重精诚团结,苦撑苦熬,一切等我回来再说吧!”

当天下午1时,汪精卫乘专机“海鹣”号飞赴日本。同行的有陈璧君,子女文惺、文彬、文悌,女婿何文杰,翻译周隆痒,南京中央医院院长黎福,以及侍卫、仆从等人。汪精卫的专机在名古屋军用机场降落,被立即送往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院。名古屋是日本仅次于大阪的工业城市,而且大都是军事工业,因此也是美军轰炸的重点地区。当时日本的海空军作战失利,海上大门早已经被美军打开,美国的航空母舰就停泊在日本海上,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批地飞临日本的本土上空,进行波浪式、地毯式轰炸。日本人花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日夜开工,在汪精卫病房的楼下建造了一座相当坚固的防空地下室,有电梯上下直接相通。

汪精卫到达名古屋的当天晚上,日本政府就集中了第一流的骨科、神经外科和麻醉专家进行会诊,做出手术方案,于3月4日夜间,在美机轰炸声中,由青年医师龟田良红主刀,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手术。手术虽然成功切除了病变的肋骨,但汪精卫的病情并未见好转。到8、9月份时,他已经病入膏肓,仅靠输血维持生命。

关于汪精卫的死因,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因长期患病自然死亡。汪精卫曾被王亚樵派遣的铁血锄奸团成员刺杀受伤,子弹深陷体内,无法取出,铅毒逐渐扩散,终至药石罔效。日本作家上阪冬子访问汪氏子女后写的书支持病死之说。一说是其妻陈璧君相信中医,贴了中药膏药,却促使铅毒扩散全身,才造成汪精卫病死。

另一种说法则称蒋介石曾密令戴笠将其毒杀,暗示其死因可能并非完全出于自然。但这一说法被汪精卫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断然否认。何文杰表示汪精卫患的是“多发性脊骨瘤肿”。

1944年11月9日,美军轰炸机空袭名古屋,汪精卫被迫转移至防空洞躲避。恶劣条件导致他的健康进一步恶化,最终于11月10日因病去世,享年62岁。

这颗子弹,从1935年到1944年,陪伴了汪精卫整整九年。它不仅是一颗普通的子弹,更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汪精卫从国民党高层到汪伪政府主席的转变,也见证了他在生命最后时刻的痛苦与挣扎。无论死因如何,这颗子弹无疑在汪精卫的生命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