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回报率飙升,房东迎来狂欢?
租金回报率飙升,房东迎来狂欢?
前不久,诸葛数据发布了一份报告《上半年重点50城租售比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重点50城的平均租金回报率为2.03%,比2023年同期上涨0.07个百分点。这一数据创下了六年来的新高,甚至超过了四大行5年期定存利率。
数据来源:诸葛研究院
从历史数据来看,租金回报率最低的是在2021-2023年,都只有1.96%,这三年也是房价震荡调整的时期。拉长时间线来看,过去六年的租金回报率呈现出“先降后稳再升”的趋势。
以前大家经常提到的1:300,即国际上的平均租售比,曾被用来吐槽国内房价。但有趣的是,经过几年的房价调整,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很多城市虽然房价没有企稳,但租售比却在直线上升。
提到租售比,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租售比=租金/房产价值,假设租金水平保持不变,将房子租出去,需要多少个月才能收回成本。
目前国际一线城市的租售比普遍在什么水平呢?
- 纽约:3~5%
- 伦敦:2.5~5%
- 巴黎:2.5~5%
- 新加坡:2.5~4%
- 东京:3.5~6%
- 首尔:<=2%
国内目前平均在2%左右,上海的租售比甚至不到2%,相对于国际水平来说确实较低。
虽然50城的租金回报率能达到2.03%,但与十年期国债收益2.23%相比,还是略低。不过,整体回报率相对于基金市场的平均收益、五大行5年期定存、1年期国债还是要好一些。
从城市能级来看,城市等级越高,租金回报率反而越低。数据显示,上半年一线城市租金回报率为1.79%,同比回落约0.01%;二线城市租金回报率为1.92%,同比上升0.09%;三四线城市租金回报率为2.46%,同比上升0.12%。二三线城市租金回报率的飙升,让不少房东感到欣喜。
具体来看,高租金回报率主要集中在弱二线、三四线城市,比如银川以4.58%的租金回报率领跑。像银川这样的城市,租售比很高,意味着不用30年就可以通过出租收回购房成本,类似的城市还有乌鲁木齐、贵阳。
为什么这些城市的租售比能够上升?原因可能与房价下跌到一定区间有关,部分位置好、租金高、空置率低的房子,逐渐体现出了收益价值。
央行在一份报告中提到,租金是影响住房价值的核心变量,要想房价企稳,关键在于提高租金。资产的价值在于其带来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我们可以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并以适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来确定各种资产现在的价值。
以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假设小艺以500万的价格买入上海一套房子,如果将这套房子租出去,每年能产生3%的租金回报率,也就是每年能产生15万的房租收益,5年后,小艺以591万卖出(500x1.034^5=591万,目前上海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为3.4%,假设你所买的上海房子刚好跑到上海首套房商贷利率水准)。那在这5年间,我们持有该房产所产生的现金流分别:是第1到第4年每年产生的现金流各15万,再加上第5年产生卖出的价格,实际产生591万的现金流。
这个案例说明,有较好的未来现金流收益,才会有人愿意买房,否则如果买房成本高于租房成本,大部分人可能更倾向于租房。
但是,当前的市场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是一线城市爆炸式的供给,像上海相比2021年保租房供给大涨419%,比去年年底增长约36%。这么多保租房上市,租金很难上去。另一方面是房租收入比在继续下降,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海8月房租收入比已经降到了30.59%,相比2022年占比45%,租客的资金压力大幅降低,已处于合理区间内。
数据来源:易居研究院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提高租售比并非易事。专家提出的提高租金、降低房价、增加租赁期限等建议,在实际操作中都面临一定困难。提高租金需要市场环境支撑,降低房价可能引发更多抛售,增加租赁期限也难以一概而论。
总的来说,租售比绝不是衡量房价企稳的唯一标准。对于一线城市而言,买房和租房的人群本就不同。选择买房的人,是在用真金白银买入一张代表城市的“股票”,而选择租房的人,可能更看重生活的灵活性和自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