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师如何守护学生心灵健康?
新时代教师如何守护学生心灵健康?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青少年群体中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这一数据背后,是不得不正视的严峻事实:儿童青少年正遭遇心理健康风险。
面对这一挑战,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心灵健康的守护者。然而,一项针对1998年至2022年间中国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发现,过去24年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发展,如何及早识别并干预教师的心理问题,已成为保障教师心理健康和学生心理健康共同的迫切需求。
值得庆幸的是,科技的发展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可能。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为教师赋能,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例如,AIGC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心理辅导能力。通过AIGC平台,教师可以获取系统的学习计划,涵盖基础心理学知识、实践技能培养、应对特定问题的策略等。此外,AIGC还可以用于培育“班级阳光引航员”,通过定制化的培训内容,帮助学生骨干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同学的异常行为,发挥朋辈支持的作用。
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预警干预”等八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为学校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为了更好地守护学生心灵健康,新时代的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提升专业能力:通过培训和学习,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提供初步的支持和引导。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营造安全、信任的班级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关注自身心理健康:教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学会调节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支持学生。
家校社协同育人:与家长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利用社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利用科技手段:积极运用AIGC等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守护学生心灵健康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阳光的成长环境,助力他们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