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炸街摩托扰民,如何破解这一城市顽疾?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0:4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炸街摩托扰民,如何破解这一城市顽疾?

近日,济南一群“鬼火少年”在解放阁前飙车炫技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这些年轻人不仅在街道上飙车炫技,还手持烟花等物品,制造出震耳欲聋的声响。更有甚者,爬上公交站台顶棚跳舞,现场轰鸣声、呐喊声、音乐声不断……这一幕幕令人震惊的画面,再次将炸街摩托扰民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01

炸街摩托扰民的危害

炸街摩托扰民现象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被改装的车辆往往没有经过正规的安全检测和认证,其性能和质量无法保证,且多无牌无证,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据统计,近年来各地因炸街摩托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例如,广西百色一名14岁中学生杨某驾驶“鬼火”发生碰撞后当场死亡,广西玉林15岁少年蔡某驾驶“鬼火”发生碰撞后于次日死亡……

另一方面,炸街摩托产生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城市居民住宅区域夜间环境噪声限值为55分贝。而市面上250CC以上大功率摩托车在未改装、遵守道路限速规定的前提下,行驶噪音普遍在65分贝以上,超过规定限值。这种持续性的噪音污染,不仅影响居民休息,还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02

各地治理措施和效果

面对炸街摩托扰民这一顽疾,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以重庆为例,该市积极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从机动车生产质量、噪声污染法制建设、机动车维修改装、交通违法整治以及宣传警示教育等全环节发力,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摩托车飙车炫技、噪声扰民问题。特别是2023年,组织开展打击整治“飙车炸街”违法整治工作以来,中心城区相关警情同比下降16.2%、舆情同比下降11%,摩托车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58%、72%,通行秩序明显改观(“鬼火”少年骑行高架赛摩、拼装报废摩托炸街炫技突出违法行为已基本消失),取得较好治理效果,并呈持续向好态势。

然而,治理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执法依据不足。《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仅对机动车(含摩托车)“禁鸣区域或路段鸣笛”和“损坏消声器、加装排气管等擅自改装”2类涉噪声交通违法有处罚依据,对正常上牌、上路行驶且未改装的大功率摩托车的噪声过大问题,公安交管部门难以执法查处。其次,监管难度大。据统计,重庆市250 CC以上的大功率、高噪声摩托车从2021年的3万辆增加到目前的6.2万辆,增幅达106%。这些大功率摩托车由于价格不菲(数万至数十万不等)、外型炫酷,摩托车驾驶人除用于日常通勤以外,车友聚会、比赛竞技也成为其使用需求。

03

治理建议

要有效治理炸街摩托扰民现象,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首先,加强执法力度,常态化严查。各地应借鉴重庆等地经验,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开通群众监督渠道,鼓励群众积极举报。

其次,切断非法改装源头。加强对摩托车销售和维修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行为。对违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提高其违法成本。

再次,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针对“鬼火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学校和家庭应加强交通安全和法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社区和学校应积极组织安全、健康的竞技活动,为青少年提供合法的释放渠道。

最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规,明确大功率摩托车噪声排放标准,为执法提供依据。

04

结语

炸街摩托扰民现象的治理,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安全、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提醒广大摩托车爱好者,遵守交通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做文明守法的骑行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