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Nature:中度干旱下作物产量影响机制获系统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25: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Nature:中度干旱下作物产量影响机制获系统解析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干旱已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24年3月,蒙彼利埃大学Vincent Vadez等人在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发表了题为《Crop traits and production under drought》的综述文章,系统地讨论了中度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及生理表型在评估作物耐旱性和适应性中的作用。

干旱程度

干旱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 中度干旱(Moderate drought)
  • 严重干旱(Severe drought)
  • 苗期干旱(Seedling stage drought)
  • 花期后干旱(Terminal drought)
  • 间歇性干旱(Intermittent drought)

植物响应

研究表明,在无土壤水分胁迫的情况下,植物茎部暴露在炎热干燥的环境时会表现为高VPD(饱和水汽压差),从而造成叶片缺水胁迫。不同胁迫程度的植物会有不同的响应,其中2-3级胁迫(中度-重度)的生长表现会有部分相似。

作物表型与干旱适应

不同的作物表型与作物物候期、需水量(WU)、蒸腾效率(TE)等存在相互作用,影响植物对干旱的适应程度。中度干旱下某些性状存在多效性和差异性效应,需对应已知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单独分析。


累积蒸腾量变化轨迹

研究发现,位于冠层较低水平的叶子对光合作用的参与程度更高,这可能是因为较低的VPD水平导致植物的高TE。

作物模型评估

小麦作物模型整合了有关基因型、环境(如土壤和天气)及管理实践的相关信息,用于评估中度干旱及相关表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遥感技术为进一步开发自动化环境分型模型提供了方法,以加速作物改良。

该研究将耐旱性定义为作物在田间干旱条件下的最高产量,综述了作物各生理表型在中度干旱下的表现,这些表型与环境及作物管理方法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作物产量。研究旨在通过跨尺度模型描述作物的干旱适应,有助于指导育种工作和进行农艺决策。

本文原文来自Nature Reviews Earth & Environment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