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无烟日来临,如何创新校园禁烟教育?
世界无烟日来临,如何创新校园禁烟教育?
随着第37个世界无烟日的到来,校园禁烟教育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青少年烟草调查报告》显示,虽然我国中学生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中学生尝试吸烟率为13.7%,现在吸烟率为4.2%。这一数据表明,校园禁烟教育依然任重道远。
面对这一挑战,各地学校和相关机构不断创新禁烟教育方式,力求以更生动、更贴近青少年生活的方式传递禁烟理念。在上海黄浦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拒吸第一支烟,做不吸烟新一代”短视频征集大赛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大赛围绕八个紧贴实际的控烟主题展开,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更让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危害。
参赛学生小李表示:“通过制作控烟短视频,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烟草危害的知识,还提升了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我现在已经成为家里的‘控烟小卫士’,经常提醒家人不要吸烟。”
除了短视频征集,黄浦区还推出了“黄小普控烟记”等系列动漫科普短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形式,向青少年普及控烟知识。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扩大了禁烟教育的覆盖面,更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要真正实现校园无烟,仅靠学校的单方面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环境在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形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在父母吸烟的家庭中,青少年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其他家庭。因此,禁烟教育需要家校联动,共同为青少年营造无烟的成长环境。
13岁的小宝(化名)曾是一名初中寄宿学校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师在他的宿舍厕所发现了烟头。经过与家长的沟通,老师和家长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戒烟计划。在老师和家长的双重支持下,小宝最终成功戒烟。这个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家校合作在青少年禁烟中的重要作用。
香港“戒烟大赢家”无烟社区计划的成功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该项目通过社区支持和同伴教育,成功帮助超过1,200名吸烟人士戒烟。其中,第14届比赛冠军黄国銮先生分享了他的戒烟经历:“我吸烟超过20年,曾多次尝试戒烟但都失败了。直到去年,我意识到自己的吸烟行为会影响女儿,加上烟价上涨,我决定参加‘戒烟大赢家’。通过寻求专业辅导、使用戒烟香口胶,并利用工作和运动转移注意力,我终于成功戒烟。现在,我的身体状况明显改善,家庭关系也更加和谐。”
这些成功案例表明,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加强家校合作、构建社区支持系统,我们可以为青少年打造一个无烟的成长环境。这不仅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无烟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