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走向“世界”——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01: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天下”走向“世界”——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它建立在两种认知的基础上:一是地理学的认知。古代的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有边缘和中心,中国位于天下的中心。这种认为中国位于天下之中心的观念,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封闭的小农经济结构而得到不断强化,这在中国历代刻印的“华夷图”“广舆图”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些图“都把周边国家的位置标得模糊不清,中国的区域画得颇大,而汪洋大海却绘得很小”。
二是文化学的认知。由于以中华文化发祥地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四周,古代居住的都是一些少数民族,依据方位,他们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地区的文化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的文化,当中原地区早已进入农耕社会时,这些地区还处于渔牧的时代,久而久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便认为他们的文化优越于四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是天下之文化或文明的中心,并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
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挑战,到了洋务运动时期,这种挑战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但传统“天下观”的真正瓦解和新的世界意识的形成是在甲午战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的世界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
关于传统的“天下观”的解体和新的“世界意识”的形成,学术上已有一些研究成果,但这些成果没有把它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加以研究。有鉴于此,本文研究的重点,即在从“天下”走向“世界”的“走”字上。
热门推荐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年基层版)》发布:LDL-C管理是关键
高脂血症患者的生活方式调整秘籍
AI与创意产业:从艺术到设计的新变革
企业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与文化引领双轮驱动
企业一把手,安全生产责任重如泰山
兰州市城关区:移风易俗点亮生活,共享厨房传递温情
《蛟龙行动》揭秘:全球最大潜艇道具如何炼成
青岛影视基地揭秘《蛟龙行动》特效黑科技
AI也有MBTI?研究发现16型人格这种最常见,最容易被煽动
家族字辈:传承千年的文化密码正悄然改变
百家姓氏里的字辈秘密
字辈:中华民族尊祖敬亲、诗礼传家的孝道文化传承密码
Crypto的原理很复杂?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有英国永居可以去哪些国家
英国永居者全球旅行指南:签证政策与入境要求全解析
《我的中国心》:一首歌,连接两岸三地39年
春节焦虑来袭,如何应对经济压力?
巨出片!江门这条Citywalk路线,人文历史与文艺气息完美融合
拥抱“大桥经济”,江门文旅做足准备
蒋介石领导下的重庆大轰炸记忆
2025年春晚8K制播,观众收看习惯大变样
重庆大轰炸遗址开放,防空隧道首亮相
春晚收视率华南三省垫底,地域文化差异成主因
春晚观众变迁:从全民狂欢到多元选择
老人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怎么办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职场压力山大?教你用英语"减压"
汉斯·塞尔耶教你区分压力和焦虑
疝气手术报销多少钱(疝气手术医保能报多少)
疝气手术价格详解:影响费用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