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涠洲岛珊瑚礁保护成效显著,修复面积增长150倍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07:5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涠洲岛珊瑚礁保护成效显著,修复面积增长150倍

涠洲岛,这座位于北部湾的火山岛,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和丰富的海洋生态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然而,在这片碧绿的海水中,一场关乎海洋生态未来的保护行动正在悄然进行。

01

珊瑚礁: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涠洲岛海域拥有广西97.5%的珊瑚礁资源,这些珊瑚礁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虽然只占海洋面积的0.2%,却能为30%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它们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庇护所,还能抵消70%-90%的海浪冲击力,保护海岸线免受侵蚀。

然而,全球气候变化、海洋酸化和环境污染等因素,正威胁着这片珍贵的生态系统。据涠洲岛旅游区潜水运动协会秘书长李武回忆,小时候这里的珊瑚“长得厚实、水泄不通”,而现在,涠洲岛的珊瑚覆盖率曾一度降至6%。

02

“珊瑚妈妈”的守护

面对这场生态危机,广西大学副教授黄雯带领团队,自2013年起投身涠洲岛的珊瑚礁保护事业。这位被人们亲切称为“珊瑚妈妈”的科学家,每年要在南宁和涠洲岛之间往返几十次,仅2023年,她就在岛上待了260多天,带领团队下海240余天。

“海底暗流涌动,身体飘忽不定,需要技巧才能维持短暂平衡。”这是跟随黄雯团队下海的摄像记者李清宇的亲身体验。在海水中,他们不仅要克服身体的不适,还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黄雯回忆说:“有次我在海底巡查珊瑚时被海流冲走,同伴找了好久才找到。”

03

从2000平方米到30万平方米的绿色奇迹

经过不懈努力,黄雯团队研究出了一套成熟的陆基珊瑚养殖技术和海区珊瑚培育移植技术。如今,涠洲岛珊瑚礁修复区内已繁育10多种珊瑚共8万多株,修复面积从最初的2000平方米扩展到30万平方米。涠洲岛的活珊瑚覆盖率已从6%提高到8%。

04

人人都是生态保护者

涠洲岛的生态保护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当地政府和居民也积极投身其中。2018年以来,涠洲岛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保措施,包括厨余垃圾堆肥、共享布草、污水处理等,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零废弃海岛。

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机关食堂管理员黄国芬还有一个身份——堆肥管理者,她负责收集每天的厨余垃圾。“厨余垃圾这样消纳,不仅不污染环境,还能得到有效利用。”黄国芬告诉记者,该食堂将厨余垃圾全部自行消纳,年处理厨余垃圾超15吨。

在涠洲岛,约100家民宿不再主动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和餐具。衔友阁珊瑚石民宿老板徐小宸说:“有些顾客先是不理解,经过我们耐心解释后,也非常认同这种生态理念。”

05

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平衡

涠洲岛的实践证明,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非对立。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全民的参与,涠洲岛不仅保护了珍贵的珊瑚礁资源,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旅游体验。如今,涠洲岛周边海域海水水质年均值都达到Ⅰ类水质标准,优良水质比例达100%。

涠洲岛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正如黄雯所说:“涠洲岛处于世界热带珊瑚礁分布的北缘,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涠洲岛可能成为珊瑚未来的‘避难所’。”保护涠洲岛,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未来。

作为游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涠洲岛的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从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到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再到在潜水和观光时注意保护珊瑚礁,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能为这片美丽的海域带来希望。

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涠洲岛的珊瑚礁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这片海洋的生命之树常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