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AI助力反诈,96110系统成功预警28.7万人次
大数据+AI助力反诈,96110系统成功预警28.7万人次
“您好,这里是96110反诈预警中心,系统检测到您的账户存在异常交易行为,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请立即停止一切转账操作!”
接到这样的电话,你可能会感到惊讶甚至怀疑,但这就是96110反诈机器人在行动。作为全国统一的反诈预警劝阻电话,96110正运用前沿科技,守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
AI赋能,精准识别诈骗行为
96110反诈机器人背后是一套先进的反诈系统,它融合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潜在的诈骗行为。具体来说,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大数据分析:系统收集和分析海量的交易数据、通话记录和网络行为数据,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异常模式。例如,短时间内频繁的大额转账、与已知诈骗账户的联系等都会触发预警。
多维预警模型:针对不同类型的诈骗手法(如刷单返利、虚假投资、冒充公检法等),系统建立了多个预警模型。这些模型能够根据行为特征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被骗风险中。
实时监测:系统全天候运行,一旦发现可疑行为,立即生成预警信息,并通过96110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户。
成效显著,成功劝阻数万起诈骗
自上线以来,96110反诈机器人已经在多地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江苏省为例,2024年,该系统累计产出紧急高危预警对象28.7万人次,全省公安机关累计发出宣防短信200余万条、呼出劝防电话80余万通、派警上门化解涉诈风险12.6万次。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
- 泰州姜堰的李先生接到自称工商银行客服的诈骗电话,在即将转账20余万元的关键时刻,96110预警系统及时介入,成功挽回损失。
- 无锡市民谭女士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在即将向“安全账户”转账190万元时,警方通过96110系统及时劝阻,避免了巨额损失。
多种预警方式,全方位守护安全
为了提高预警效果,96110反诈机器人采用了多种预警方式:
- 电话预警:通过96110专线直接联系潜在受害者,进行口头预警和劝阻。
- 短信预警:向用户发送预警短信,提醒其可能面临的诈骗风险。
- 上门劝阻:对于高危预警对象,警方会上门进行面对面劝阻,确保其意识到风险。
- AI机器人辅助:一些地区创新性地使用AI机器人,如南京栖霞区的“小安”,通过自动化技术提高预警效率。
公众如何配合96110反诈机器人
要充分发挥96110反诈机器人的作用,公众的配合至关重要:
- 及时接听96110电话:当接到96110来电时,务必及时接听。这是最直接的预警方式。
- 关注预警短信:收到96110发送的预警短信后,要认真阅读并按提示操作。
- 配合警方调查:在接到预警后,如果警方要求进一步核实情况,请积极配合。
- 提高安全意识:平时要多了解各类诈骗手法,提高警惕,从源头上预防诈骗。
虽然96110反诈机器人在预防诈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有极少数误判的情况发生。例如,有用户因未接听96110电话而被暂时锁定手机,这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反映出系统对安全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警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预警策略,尽量减少对正常用户的影响。
电信网络诈骗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96110反诈机器人作为科技与安全的结合,正在为我们的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但再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人的配合,只有警民携手,才能真正打赢这场反诈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