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如何健康饮酒?
冬季老年人如何健康饮酒?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下降,许多老年人喜欢通过饮酒来驱寒保暖。然而,冬季饮酒虽能带来短暂的温暖感,但如果不注意健康饮酒的原则,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了解冬季老年人如何健康饮酒显得尤为重要。
冬季饮酒的注意事项
冬季饮酒,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需要特别留意以下几点:
不饮心血来潮酒:有些老年人平时没有饮酒习惯,只是偶尔心血来潮时才喝一杯。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喝过量,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酒量不够的情况下偶尔饮酒会更伤身体。
不饮噱头酒:民间有泡制药酒的习俗,但自己泡制的药酒很难遵循君臣佐使的配比原则,因此不建议饮用这类噱头酒。
不喝残羹冷酒:冬季应该注重食用热乎的食物,因此在饮食上应该以热菜和炖菜为主,避免冷菜和凉菜。对着剩菜喝啤酒在寒冷的冬季特别伤身体。
此外,老年人在冬季饮酒时还应注意适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逐渐下降,过量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建议选择低度酒,如黄酒、葡萄酒等,这些酒类不仅酒精含量较低,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更适合老年人饮用。
老年人适宜饮用的酒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不同体质的老年人适合饮用不同类型的保健酒:
养生抗衰老保健酒:适合没有明显身心不适或亚健康状态较轻的老年人,能促进身体健康、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
补肾壮阳保健酒:适合肾精亏虚、肾阳虚弱的老年人,但这类酒多含温热性燥之品,不宜长期饮用。
滋阴补肾保健酒:适合肾阴不足、肾精虚亏的老年人,可以适当长期饮用。
补气养血保健酒:适合气血虚亏、身体虚弱的老年人,能补益健康、增强体质。
强筋壮骨保健酒:适合肝肾虚亏导致腰腿疼痛或因风寒引起的腰腿疼痛的老年人,应随症选用,症状缓解后停用或减少饮用。
健脾和胃保健酒:适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溏泻的老年人,能滋补脾胃、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改善营养。
补脑养心安神保健酒:适合出现记忆力减退、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失眠等证候的老年人。
关节风湿类风湿保健酒:适合风湿类风湿所致腰腿、关节疼痛的老年人,或预防因胸腺退化、免疫力降低而易产生的风湿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人饮酒的健康风险
虽然适量饮酒能带来一定的健康益处,但老年人饮酒也存在诸多风险:
心血管疾病风险:2022年世界心脏联盟发布的报告显示,任何程度的饮酒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即便是适度饮酒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据统计,2019年有240万人死于酒精,在全球死亡总数中占比4.3%。多项研究证实,饮酒会增加心力衰竭、心肌病、冠心病、房颤、中风、动脉瘤、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肝脏损害:酒精中的乙醇会毒害组织器官,长期过量饮酒可能会损伤肝细胞,甚至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及高脂血症等。
神经系统损害:长期过量饮酒,还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记忆力、判断力、注意力等出现问题,还可能会引发暴力事故,危害到个人健康和社会的安定。
营养缺乏:摄入人体的酒精在体内分解也会产生能量,而过量饮酒会影响营养的吸收,甚至导致营养缺乏。
因此,老年人在饮酒时应牢记“四不喝”原则:
不喝高度酒:高度数的酒会加重肝脏负担,很容易喝醉,加上老年人代谢慢,因此醉酒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喝酒不猛灌:有些人喝酒喜欢猛灌,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会给肠胃、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腹痛、拉肚子等。
有疾病不喝:对于本身有肝脏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最好不要喝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导致难以控制。
服药时不喝:酒精与很多药物都有协同作用,酒精与药物一同服用可能会增加副作用,甚至导致肝脏慢性损伤。
总结
冬季是老年人饮酒的关键时期,既要享受饮酒带来的乐趣,又要注重健康。建议老年人选择低度酒,适量饮用,并遵循“三不饮”和“四不喝”原则。同时,要注意饮食搭配和保暖,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药的老年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饮酒。总之,健康饮酒才能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