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如何健康管理情绪?不是压抑就没事!3步骤 让内在需要被满足

创作时间:
2025-01-21 17:54: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如何健康管理情绪?不是压抑就没事!3步骤 让内在需要被满足

情绪需要被关照与看见,若一味戴上盔甲,想武装、保护自己,只会赶走真正爱你的人。

在人际关系中,如何妥善地表达情绪和需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美国治疗大师萨提尔认为,常见的不良沟通姿态包括指责、超理智、讨好和打岔。这些沟通方式往往忽视了双方的真实感受,导致情绪无法得到妥善处理。

四种不良沟通法 你中了几个?

  • 指责 vs 超理智 让自己变得碎念、不可爱

  • “怎么又这么晚回家,已经跟你说了很多遍了,这样对身体不好!”

  • “赚再多钱没有命花也沒用,知道吗?去跟公司沟通,不要再加班应酬,你的肝指数都异常了……”
    超理智型的沟通方式,带着指责语气、就事论事,自己与对方的情绪没被关心到,冷冰冰地讲道理,不小心就变成碎念和说教。

  • 讨好 vs 转移话题 不冲突就没事?!

  • 討好,則是一種壓抑情緒的表達方式,只關心對方跟事件,卻不敢表達的反應;明明有滿出來的情緒,一見到另一半就縮回憤怒而改口:「你回來了!累不累?」「加班到那麼晚,我幫你煮點心!」這樣的回應,感覺情商高,可避免衝突,卻是另一種不良的溝通姿態。委屈隱忍,長期處於低姿態的互動中,情緒一直沒有被處理,恐有爆發的一天。

  • 转移话题 逃避真实情感

  • “你回来了?早上我烫了头发,你觉得好不好看?”

  • “今天孩子考试成绩不错,哪天去庆祝?”
    对于真正在乎的事情沉默不言,或假装没关系,用转移焦点逃避的行為,或佯装某种情绪,来掩饰真实的情感,讨好关系。

情绪始终存在,並有其发生的原因。一段健康的關係,必須能够说出彼此深层而真实的情绪,才能建立安全感。太太面对先生夜归,表现出来的不管是生气、压抑、忽略、逃避,都是表层情绪,常是掩盖了其他真实的情绪,可能是担心、孤单、焦虑、没安全感等深层情绪。每个关系中的冲突,都藏着没有被看见及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当接收到对方的抱怨、指责等攻击行为时,应该要想想对方是否有需求没有被满足?

察觉情绪 允许它存在 才能接纳它

人有六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惊讶、愤怒、害怕、恶心。情绪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随事件反应刺激而产生及回应。它像温度计或警报器,帮助我们察觉自己真实的需要,让我们可以采取行动自我调节。情绪会告诉我们,需要什么?越是对抗不愉快的感觉,感觉就越难受。如果允许不愉快的情绪存在,就比较不会被左右,也不至于难受;察觉自己的情绪后,接纳拥抱它,就可以整理它。

当开始感受某种情绪时,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现在感受到什么情绪?什么事件让我有情绪?”、“我現在的情緒是快樂、悲傷、焦慮,還是其他?”情緒常常反映在我們的身體上,學習觀察情緒表現出來的身體反應,例如呼吸是否急促?脸部表情的變化?肌肉的繃緊等。

整理情绪 书写记录 好好梳理你自己

用文字记录当下的感受,是梳理情绪的方式之一。寻找并确认触发的人、事、物,或是深藏心底的某种想法,透过确认情绪的源头,帮助自己更了解情绪,也有助于与他人沟通。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在《情绪笔记》中提到,情绪里不应该只有快乐。情绪来来去去,所谓负面情绪,不是忧愁或悲伤,而是用负面的态度去看待我们的情绪,当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态度去看待每种情绪,就不是负面情绪了;我们会知道,所有的情绪,都是我们需要的情绪,例如:允许自己用悲伤来面对失去。不要抑制自己,只能显露正面情绪。他提到“一个人情绪释放厉害,不代表情商很低;一个人全无表情,不代表情商很高。”这是两回事。

正确表达 内在需求才有机会被满足

注意到情绪并且承认它的存在,才能有机会找到自己的需求,并进一步真正满足。不用伪装,不害怕冲突地适时表达,若一味戴上防御盔甲想保护自己,只会赶走真正关心我们的人。但要表达情绪实在不容易,可以如何表达呢?

首先,可以厘清或说明事件的发生,察觉自己怎么了?试着描述当下的心情,例如开心、悲伤、沮丧、空虚、诧异等……,接着,厘清这是情绪还是想法?大部分人沟通时,都只表达感觉或发生状况,却没适时回应真实的情绪。

举个例子:另一半晚归又联络不上。

  • 表达一:“你晚归又联络不上,应该主动给我电话,这样我感觉被忽略不被尊重。”
  • 忽略、不尊重是“想法”和“感觉”,没有真正表明自己的情绪。
  • 表达二:“你晚归又联络不上,这样让我很焦虑担心,心情不安。”
  • 焦虑担心、不安是描述“情绪”的词汇。良好的关系,必须能够正确表达情绪和需求。
  • 表达三:“你晚归又联络不上,这样让我很焦虑担心,心情不安,希望下次晚回家时,能够打个电话报平安,让我放心,好嗎?”
  • 表达完情绪后,要试着表达需求,对方才能理解你的爱与需要,内在的渴望也才有机会被满足,如此才能良性沟通。

关照自己、接住对方 爱与幸福 随之降臨

心里学有个名词“心理可視性”,当一个人的需求被看见、被理解和接納时,就会产生幸福感与爱的感觉,所以心理可視性是維持親密關係的重要關鍵。

不要奢望对方有读心术,要拥抱真实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当我们拥有正确的表达能力后,就能更容易觉察对方的需要,不但能提高人际情商,也有健康积极的情绪管理方式,就能关照好自己、也能接得住他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