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景真八角亭:傣族文化的活化石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景真八角亭:傣族文化的活化石
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寨,是西双版纳为数不多的国家级重要保护文物之一。这座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佛亭,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傣族文化的象征。
台阶上有很多个佛像
景真八角亭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佛亭呈八角之状,屹立于昔日勐景真王宫之旁,人们依其形状和所在地称之为景真八角亭。当地傣族称为"波苏景真"。"波苏"意为莲花之顶冠,"波苏景真"意为景真莲花顶冠佛亭。
八角亭是在景真佛寺内,景真佛寺始建于傣历1063年〔清康熙四十年(1701)〕,而八角亭是属于佛寺内的一座附属建筑之一,傣语称之为——"布苏",是景真地区中心佛寺"瓦拉扎滩"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里有一株巨大的菩提树,这棵菩提树的叶子不太多,但是被装扮的很隆重,树的周围、树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们的美好寄托。
树的周围是十二生肖
树上挂着很多香包
有一个厅里的墙上有一块茶砖,茶砖上面刻着的字。墙上有很多壁画,上面都是一些佛传故事。吸引我们的还是这里周围的植物。
一品红,大戟科多年生常绿灌木花卉,原产墨西哥。
凤凰木,豆科凤凰木属
糖棕,棕榈科糖棕属,这个茎杆是黑色的。
白背枫,一开始以为是白色的醉鱼草,玄参科醉鱼草属,是一种药。
假烟叶树,茄科,茄属,这个叶子摸起来非常舒服,像一种棉布。
钟萼草,来自于列当科钟萼草属,开着黄色的花,从墙缝里钻出来。
蓝花野茼蒿,菊科野茼蒿属,和野茼蒿很像,一看就知道是一家的,但是野茼蒿是红色的花,感觉这个颜色更好看。
一个植物种子壳做的工艺品,感觉很有创意,提供了一种思路。
傣族非遗贝叶经,贝叶经最早起源于印度,它主要记载的是佛教经典,用贝叶棕的树叶制作。贝叶经的制作可细分为砍贝叶、分割、煮贝叶、晾干、削剪、制匣、弹线、刻写等10个步骤左右,刻写好的贝叶经书装订成册后。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