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指南:正确清洗和选购,守护家人健康
筷子指南:正确清洗和选购,守护家人健康
筷子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餐具,但你是否知道,如果不正确清洗,筷子可能会成为家庭健康的隐形杀手。根据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的消费警示,许多家庭使用的筷子存在健康隐患,特别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筷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渠道。因此,正确清洗和保养筷子对于保护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常见错误:整把筷子搓洗
许多人习惯将整把筷子一起在水中来回搓洗,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彻底清洁筷子,还可能导致筷子表面变得粗糙,产生凹槽裂纹,甚至使病原微生物残留,增加筷子发霉腐坏的风险。这样做不仅降低了清洁效果,还可能让筷子成为细菌的温床。
正确清洗筷子3个方法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逐根清洗:应在柔软的洗碗布上滴些洗洁精,每次搓洗两三根筷子,细致的话可以逐根清洗。这样既能减少摩擦保护筷子,又能彻底清除污垢。清洗后,应用流动的清水逐根冲洗,避免整把筷子在水中搓洗。
新筷子消毒:新筷子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沾染细菌,仅用洗洁精和清水清洗难以去除。可以烧一锅开水,加入半碗白醋,将筷子煮10到15分钟,达到理想的杀菌效果。煮好后,用干净的毛巾擦干筷子,再放入消毒柜或微波炉中火加热30秒,确保完全烘干,防止筷子受潮发霉。
筷子的摆放:筷子清洗完后应该头朝上放入镂空设计的筷笼中,并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以防霉菌污染。不要将筷子直接放入潮湿的筷桶中,这样容易滋生细菌。
筷子的选购与更换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竹、木筷子:竹筷和木筷是一般家庭的首选,因为它们属于自然材质,无毒无害,但容易发霉。清洗和存放时要避免长时间泡水,并选择干燥透气的地方存放。
塑料筷子:塑料筷子受热后容易变形,使用时要注意避免高温,且要选择正规商超的合格产品。
不锈钢筷子:不锈钢筷子耐用易清洗,但应避免与酸、碱、盐等食品接触,防止金属物质进入体内。
需要更换的筷子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筷子长斑:如果竹、木筷子出现霉斑,应立即丢弃,因为这可能会滋生致癌菌黄曲霉菌。
筷子变形:筷子弯曲或变形说明已经变质,需要及时更换。
筷子变色:使用3个月后筷子颜色变化应考虑更换。
筷子有酸味:筷子如果有明显酸味,表示已经变质,不宜再使用。
筷子的安全使用
(图片来源于Shutterstock)
日常使用筷子时,应注意“三不要”:
不要猛搓筷子,应在流动水下轻轻清洗。
不要将筷子腿放入筷桶,应让筷子头朝上晾干。
不要用吃饭筷子煎炸食物,以免筷子碳化变黑,增加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