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治疗:原理、用药与家庭护理指南
雾化吸入治疗:原理、用药与家庭护理指南
随着天气渐冷,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雾化吸入治疗作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适用人群、常用药物以及家庭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雾化吸入治疗是什么?
雾化吸入治疗是通过雾化设备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吸入的方式沉积于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达到呼吸道局部治疗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将药物送达到呼吸道的深处,提高药物吸收效果,起效快,相较于全身用药,所需剂量也少一些,减少副作用[1]。
什么时候需要家庭雾化?
如果需要长期雾化治疗或因为一些个人原因,无法去医院进行雾化治疗时,可以进行家庭雾化。雾化器操作比较简单,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操作方法,基本可以在家进行,能一定程度避免医院交叉感染,节省时间成本,时间安排也会更灵活。
适用人群
雾化治疗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包括急慢性咽喉炎、鼻炎、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症、囊性肺纤维化症,以及其他需要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患者等[1]。
家庭雾化则更适用于需长期雾化治疗,或者雾化频率比较高的人群。例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哮喘的患者,家庭雾化可以帮助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和黏液溶解剂,以减轻呼吸困难和咳痰等症状。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一些哮喘儿童,无法使用储雾罐和定量气雾剂,可以将雾化器吸入药物作为一种替代方案[2]。
常用药物
目前常用的可供吸入的药物有以下几种[3]:
支气管扩张剂:主要用于解除支气管痉挛,比如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最常见的是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糖皮质激素:常用药物有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具有局部高效和全身安全的特点。可发挥强有力的局部抗炎作用。
黏液溶解剂:国内上市的雾化吸入剂型主要为乙酰半胱氨酸溶液。
抗生素:雾化吸入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感染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目前国内唯一上市的是妥布霉素雾化溶液,适应症是支扩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分合并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重症患者也可以考虑。
联合用药:为了增强雾化吸入的效果,或缩短雾化吸入的时间,医师会把多种药物溶液或混悬液混合后让患者同时吸入。但是一定需要遵医嘱,了解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家庭雾化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家庭雾化时,有一些重要的事项需要注意:
- 严格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指示:按照医嘱,对于药物选择、剂量和使用频率都需要经过咨询后再进行,不能随意加药减药,如果有必要,建议第一次给药在医疗机构,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后续再进行家庭用药。
定期清洁雾化设备:雾化器、管道、面罩都需按照说明书中的指示,定期清洁以防止细菌、真菌滋生和交叉感染。
雾化吸入时保持正确姿势:通常,坐直或稍微前倾,保持平稳,正常呼吸,可以使药物更好地吸入。手持雾化器应保持与地面垂直,避免喷雾的药液倾斜流出去。如果是儿童使用,家长需要做好引导,提高配合度。
清除气道分泌物: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时,可先拍背咳痰,让呼吸道尽可能保持通畅和减少阻碍,这样才能提高雾化治疗的效果。
注意雾化时间:雾化时间不是越长越好,一般维持在10~15分钟左右即可[4]。
雾化后需要面部清洁:建议温水洗脸,去除残留在脸部的药液。若使用吸入激素雾化的话,建议雾化结束后漱口。
注意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该立即咨询医生。
定期复查和调整治疗计划: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调整治疗计划。
小结
雾化吸入疗效确切,适应证广泛,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方法。但我们在家自行操作时,一定要注意遵医嘱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 2016, 96(34): 2696-2708.
[2]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 2020. GINA Report, 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3] 杨媛华.雾化吸入给药:现状与误区〔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12.
[4] 殷勇. 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注意事项 [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12:9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