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摸底”幽门螺杆菌真实感染情况

创作时间:
2025-01-21 22:57:5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摸底”幽门螺杆菌真实感染情况

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27.08%,明显低于此前按中国总人口估算的44.2%。研究同时发现,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中国城市人群中处于较高水平,两者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0.83%和47.17%。

近日,《柳叶刀·微生物》刊发了广东省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顾兵教授联合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西澳大学医学院教授、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任巴里·马歇尔完成的一项关于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耐药最新特征的研究成果。

未参与此项研究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点评:该研究为了解我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耐药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实证数据,强调了实施有针对性的耐药控制策略的紧迫性。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高耐药率更凸显了在临床实践中采用以药敏检测为导向的治疗的迫切性,这样才能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功率。

男性感染高于女性

我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高耐药率和高相关疾病负担国家。数十年来,我国幽门螺杆菌人群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耐药现象愈发严重,能反映国家整体层面的相关数据更新严重不足。而且,此前针对大规模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研究多依赖于Meta分析(用于比较和综合针对同一科学问题研究结果的统计学方法)和系统综述,存在检测方法多样和入组人群混杂等问题。

“因此,急需采用单一方法学针对健康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现状的大规模筛查。”顾兵表示,此项研究采用胶囊取样线法联合定量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进行全国范围内多中心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横断面筛查,旨在了解中国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的最新情况。

研究筛查时间为2023年3月至2023年11月,地理区域涵盖中国26个省份的52个城市,共有12902个健康个体纳入了研究,男性为4375人,女性为8527人。

研究显示,在所有参与者中,3494人(27.08%)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男性(28.8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26.18%)。其中,30~49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最高,为28.98%。

随后,研究人员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个体进行了耐药基因测试,主要针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两种抗生素。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有1776人(50.83%)对克拉霉素表现出抗药性,1202人(53.85%)为女性,574人(45.48%)为男性,女性显著高于男性。其中,40~60岁年龄组对克拉霉素的抗药性超过50.83%。

在对左氧氟沙星存在抗药性的1648人中,研究人员发现,女性(49.01%)同样高于男性(43.90%)。其中,40~60岁年龄组对左氧氟沙星的抗药性较高(54.54%)。

为何40~60岁年龄段人群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抗药性出现增加的情况?对此,顾兵认为,这可能与年龄增长带来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率增加,以及相应抗生素暴露增多有关。而相较于男性,女性的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抗药性高发可能与其频繁使用这两种抗生素治疗妇科感染有关。

巴里·马歇尔认为,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在中国城市人群中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性的重要性,也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采用基于药敏测试的幽门螺杆菌精准治疗方法,方能有效提高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功率。

东北地区耐药率最高

研究者分析中国七个地理区域(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西南)城市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时发现,华东地区感染率最高,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感染率较高,华南和西南地区感染率较低,华中地区感染率最低。

抗生素耐药相关研究发现,克拉霉素耐药率在北方省份呈上升趋势,东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最高(75.28%),其中黑龙江和吉林分别高达77.08%和77.91%。东北地区克拉霉素耐药率显著超过了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的耐药率,尽管这些地区的克拉霉素耐药率也超过了50%。

同时,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在东北地区也是最高,为57.30%;西北和华东地区分别为51.52%、50.10%;华中地区为七个地理区域中最低,为39.22%。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抗生素耐药在地区间的差异可能与地方经济、卫生条件、医疗可及性和抗生素使用有关。”顾兵表示。

抗生素耐药数据具有两个重要作用。第一,指导临床医生避开耐药性抗生素,直接采取精准治疗,避免浪费时间。第二,对于全国约50%仍携带敏感菌株的患者,依然可以使用简单、安全且副作用少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后续将开展深入研究

“该研究对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的大规模筛查发现,人群总体呈现出比以往数据更低的感染率和更高的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特征,非常值得关注。特别是本研究所用的采样方法摆脱了对胃镜的依赖,适用于农村和偏远地区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耐药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副所长张建中认为,这一方法的推广应用,对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和感染者的精准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幽门螺杆菌耐药性逐渐升高的主要原因包括广泛抗生素使用、不规范用药和患者自行中断治疗。采用单一方法学对城市人群进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耐药筛查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疾病防治,也有助于降低人群整体胃癌发病率。该项研究还有助于制订有针对性的幽门螺杆菌防控策略。”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王传新教授表示。

顾兵表示,接下来,团队即将启动该项目的第二阶段,以广东为起点,通过无创筛查全面了解农村人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耐药特征。项目的成果将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预防和精准治疗的公共卫生政策制订提供依据,推动农村地区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基金、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以及广东省人民医院高层次引进人才基金的支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