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严查酒驾:1200余起事故,110余人死亡,整治行动持续进行
公安部严查酒驾:1200余起事故,110余人死亡,整治行动持续进行
近日,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月以来,全国已发生1200余起酒驾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造成110余人死亡,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事故12起。岁末年初,年会聚会增多,酒驾醉驾肇事风险更加突出。公安部交管局提示广大驾驶人,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务必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拒绝酒驾,平安回家。公安交管部门将持续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
严查酒驾,各地在行动
为应对酒驾醉驾带来的严峻形势,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迅速行动,掀起酒驾整治热潮。
在福建,2024年第四季度有34人被终生禁驾,其中17人因酒驾或醉驾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年龄最大的62岁,年龄最小的24岁。这组数据背后,是34个家庭的破碎,也是对所有驾驶人的警示。
在中山,交警部门启动冬季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仅一个月就现场查处无证、报废车、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860余宗。此次行动将持续至2025年3月1日,重点整治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严重超速、严重超员,高速公路违停、疲劳驾驶、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城市道路飙车炸街、“摩电”闯红灯、逆行,酒驾醉驾、无证驾驶、驾驶报废车上路等违法行为。
在西安,公安交警部门紧盯夜间中重型货车、面包车、摩托车等重点车辆无证驾驶、酒驾醉驾重点违法行为,在常态查处基础上,集中优势警力开展酒驾违法集中整治行动。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3日,共查处酒驾41例,醉驾50例,并兼顾查处疲劳驾驶759例,无证驾驶42例、货车超载202例、超员载客152例、摩托车违法1262例。
法规调整,治理更精准
2025年1月10日起,醉驾处罚标准迎来重大调整。根据最新规定,血液中酒精浓度超过80毫克/百毫升即视为醉驾,将因涉嫌危险驾驶罪接受立案调查。同时,新规明确了相对不起诉条件:
- 醉驾时,若血液中酒精浓度未达100毫克/百毫升,且无法定从重处罚情节。
- 或,醉驾时,血液中酒精浓度未超140毫克/百毫升,并符合以下任一情形:
- 短距离挪动车位;
- 非因路检主动停车,在路边休憩时被查处;
- 为紧急救助病患等特殊原因醉驾;
- 隔夜后仍有酒意驾车;
- 在乡村道路独自驾驶两轮机动车;
- 其他情节轻微、危害较小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短距离醉驾”在特定条件下可不作为犯罪处理,但仍需接受行政处罚。根据《意见》,即使不入刑,公安机关仍然可以给予行政处罚,比如吊销驾驶证、罚款等。
社会反响:支持与反思
酒驾整治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媒体纷纷呼吁公众遵守交通法规,珍爱生命,拒绝酒驾。法律界专家则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酒驾行为的预防和惩治。
然而,也有声音指出,酒驾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驾驶人的侥幸心理和安全意识淡薄。仅靠严查和重罚难以根治,还需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结语:拒绝酒驾,从我做起
酒驾不仅是一种交通违法行为,更是一种对生命极不负责的行为。它不仅危及驾驶人自身安全,更可能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警醒,坚决抵制酒驾行为。
在此,我们呼吁广大驾驶人: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请时刻牢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让拒绝酒驾成为一种自觉行动,共同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