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主任教你心梗急救技巧
周彤主任教你心梗急救技巧
专家简介
周彤主任是内蒙古包钢医院急诊医学科的资深专家,长期从事心血管急症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素养。近日,周彤主任在沙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心梗急救技能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和医务人员参加。
心梗基础知识
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会威胁生命的急症,主要影响老年人,而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趋势严重,2002~2020 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率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近些年农村持续高于城市。那么,心梗的高发人群是哪些?出现哪些症状可能是心梗了呢?
简单来说,心梗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突然被堵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最终心肌细胞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坏死。为什么会堵塞呢?这跟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因长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冠状动脉可能会因为脂质的沉积和堆积,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过程,会让血管壁变得又厚又硬。最危险的时刻往往发生在这些斑块破裂之后:血小板迅速聚集到破裂处,形成血栓,瞬间堵塞冠状动脉,使心肌的血流供应中断。想象一下,血管就像一条运输通道,当这条通道被堵住,心肌就会因缺氧而受损甚至坏死。
除了前面提到的年龄发展以外,长期暴露于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慢性病也是心梗的危险因素,而且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大大提高心梗的风险。此外,急性压力事件,比如突发的剧烈情绪、过度体力活动,甚至急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都可能成为“最后一根稻草”,引发心梗。不同人群的风险因素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在绝经前通常受益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心梗发生率低于男性,但绝经后这一保护作用消失,风险显著增加。此外,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警惕,他们的心梗症状可能不典型,甚至在心梗发作时没有明显的胸痛表现,而是以疲劳、恶心或呼吸急促等症状为主,容易被忽视。
心梗急救要点
识别症状:心梗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包括胸部不适、上半身疼痛、呼吸急促、消化道不适、突发的极度疲劳、冷汗、头晕和心慌等。这些症状可能单独或组合出现,持续时间不定。
立即停止活动: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躺下休息,避免任何可能加重心脏负担的行为。
拨打120: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准确描述症状和位置,等待专业救援。切勿自行驾车前往医院,以免途中发生危险。
服用急救药物:如果手边有硝酸甘油或阿司匹林,并确认患者不过敏,可遵医嘱服用。但要注意,服用硝酸甘油时需谨防血压骤降。
心肺复苏:若患者失去意识且停止呼吸,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保持胸外按压的节奏和深度,直到救援到达。
培训效果与意义
通过周彤主任的生动讲解和实操演练,参训人员不仅掌握了心梗的识别要点,还学会了正确的急救方法。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非常实用,不仅能保护自己和家人,还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心梗急救能力,也增强了大家对心梗防治的重视,为构建健康社区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