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区块链赋能非遗数字化:从东莞文化馆到黔东南州苗绣的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2025-01-22 19:02: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区块链赋能非遗数字化:从东莞文化馆到黔东南州苗绣的创新实践

数字化技术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注入新活力。在这一进程中,区块链技术以其独特优势,为非遗作品的确权和交易提供了坚实保障。本文将通过东莞文化馆的数字化升级和黔东南州苗绣的数字化转型两个案例,展现区块链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01

东莞文化馆:数字化升级打造非遗展示新平台

东莞文化馆的数字化升级是非遗保护与现代科技融合的典范。通过打造一比一线上元宇宙文化馆,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终端设备浏览数字展厅,观赏包括龙头、舞狮在内的各类非遗展品。这种数字化展示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非遗文化触达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02

黔东南州苗绣:数字化转型驱动产业升级

在贵州省黔东南州,苗绣这一传统手工艺正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转型升级。贵州绣娘文化有限公司通过引入智能机器辅助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还为绣娘们创造了更好的工作条件。公司独创的连续图案型糊染、手绣数字化誊稿等工艺技术,实现了非遗手工艺品的规模化量产。

在营销方面,公司开发了文创文旅大数据系统和绣娘管家生产流程管控系统,并上线“贵州绣娘”小程序,打通线上交易平台。通过创新设计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公司的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多地,还远销欧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地,真正实现了非遗文化的“破圈”发展。

03

区块链技术:非遗版权保护的新利器

在非遗数字化进程中,版权保护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宜兴紫砂壶为例,通过区块链技术,每件紫砂作品都被赋予了唯一的身份信息。紫砂创作者只需提供相关材料,工作人员便能利用千倍放大镜提取艺术品的指纹信息,并在区块链上进行存储、共享和验证溯源。这种数字化身份认证方式,有效解决了传统艺术品市场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验证难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仅保护了非遗作品的版权,还为其价值转化开辟了新途径。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紫砂易”App,就是一个集实物交易和数据交易于一体的平台。该平台经大师授权,备案于国家文化大数据交易平台,产品限量发售。日前,全球首批紫砂数据(版权)已在该平台顺利完成线上交易。

04

展望未来:数字化助力非遗可持续发展

东莞文化馆的数字化升级和黔东南州苗绣的数字化转型,展现了新兴技术在非遗保护中的巨大潜力。而区块链技术的确权和溯源功能,为非遗作品的版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化手段将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