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如何破解高空抛物治理难题?
物业如何破解高空抛物治理难题?
2023年6月22日,长春万达广场夜市小吃街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高空抛物案件:一块从天而降的砖头,夺走了28岁女子小娄的生命。这起案件的凶手周某在庭审中供述,他在6天内从高层向下投掷桶装水、罐装可乐、砖头等物品多达十几次,只为"砸死别人来求死"。最终,周某被判处死刑,这起案件也成为了高空抛物治理的典型案例。
高空抛物,这个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的社会顽疾,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也考验着社区物业管理的能力。作为社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物业在高空抛物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么,物业究竟应该如何有效防治高空抛物?让我们从几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
物业的职责与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具体而言,物业需要履行以下职责:
安装监控设备:在长沙旭辉香樟公馆的案例中,物业管家陈志晴接到业主反映后,迅速决定安装高空摄像头进行严密监控,最终成功锁定了抛物业主。这一举措不仅及时制止了高空抛物行为,也为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力证据。
加强巡查和安全提示:物业应定期对小区进行巡查,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周边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业主和访客注意高空抛物的危害。同时,通过业主群、公告栏等方式,持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配合公安机关调查:一旦发生高空抛物事件,物业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必要的协助,如调取监控录像、提供住户信息等。
创新防治手段
面对高空抛物这一顽疾,一些地方开始探索创新性的防治手段:
智能监控系统:目前,一些先进的小区已经开始安装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预警高空抛物行为。这种系统通过AI算法分析视频画面,一旦发现有物体从高空坠落,会立即发出警报并保存相关视频证据。
DNA检测技术:在江西鹰潭的一起高空抛物案件中,警方联合物业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调查方法——DNA检测。通过采集高空抛下的垃圾样本,进行DNA比对,最终成功锁定嫌疑人。这一创新手段为高空抛物案件的侦破提供了新的思路。
法律责任与边界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物业服务企业在高空抛物事件中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补充责任:如果物业服务企业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导致高空抛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补充责任。这意味着在具体侵权人无法确定或无力赔偿的情况下,物业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安全保障义务:物业应履行以下安全保障义务:
- 安装必要的监控设备
- 定期检查建筑物外立面,防止瓷砖脱落等隐患
- 及时清理阳台、窗台上的杂物
- 对业主进行安全教育和提示
治理挑战与建议
尽管物业在高空抛物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技术难题:高空抛物行为具有随机性和瞬时性,难以实时监控和预警。虽然智能监控系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其高昂的安装和维护成本让许多物业公司望而却步。
法律困境:在实际操作中,物业往往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需要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另一方面,又担心过度介入引发业主不满。因此,明确物业的责任边界至关重要。
多方共治:高空抛物治理不能仅依靠物业,还需要政府、社区、业主等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社区应加强宣传教育,业主应提高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高空抛物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作为社区安全的重要守护者,物业应在履行法定职责的同时,不断创新防治手段,为居民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我们也呼吁每一位居民从自身做起,坚决抵制高空抛物行为,共同守护"头顶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