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糖瓜带你感受小年甜蜜
腊月二十三,糖瓜带你感受小年甜蜜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随着这首熟悉的歌谣响起,腊月二十三小年到了。在这个充满甜蜜气息的传统节日里,糖瓜不仅是美味的象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传统工艺,匠心独运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无极县西东阳村,68岁的李根法正带领着他的团队忙碌着。作为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无极东阳糖瓜的第五代传承人,他坚持纯手工制作糖瓜已有46年。
每天凌晨4点,李根法和伙伴们就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们将玉米面蒸熟后加入大麦芽进行发酵,这一过程需要持续到下午。随后进入最关键的熬糖环节,四人需要连续搅拌4个小时,直到糖稀颜色从土黄变成微黄,质地逐渐凝固。
炒好的麦芽糖温度可达100℃以上,待冷却至可触碰时,便进入拔糖环节。李根法和师傅们将糖挂在木钩上,通过臂力反复折叠抽拉,形成约3米长的中空糖管。最后,趁着冬夜的寒意,将糖管拉制成5米长的细杆,迅速剪成一个个酥脆的糖瓜。
在甘肃省通渭县常家河镇王庄村,张克明一家也在传承着这门古老的手艺。从立冬开始,他们就着手准备糖瓜的制作。经过发麦芽、蒸小米、发酵、熬糖等工序,最终在热气腾腾的锅边,通过拉扯和水蒸气的熏蒸,将焦黄的麦芽糖变成洁白柔软的糖带,再遇冷凝固成脆甜的糖瓜。
南北差异,文化交融
有趣的是,南北方的小年并不在同一天。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而南方则多在腊月二十四。这种差异源于历史演变:清朝时,皇宫为节省开支,将祭祀灶王爷与拜祭祖先合为一天,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而南方则沿袭古制,以腊月二十四作为小年。
尽管日期不同,但糖瓜在南北小年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北方,糖瓜是祭灶仪式中必不可少的供品,寓意“甜言蜜语”,希望灶王爷上天后多说好话。而在南方,糖瓜同样是迎接新年的甜蜜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随着时代的发展,糖瓜的制作和销售也在不断创新。李根法的糖瓜作坊如今每天能生产150斤糖瓜,腊月二十三前已接到一千斤的预定订单。不仅有供货商收购,还有公司统一购买,更有老顾客连续五六年特意前来购买。
在安徽黄山的祁门县,嵌字豆糖将文字与糖结合,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这种创新既保留了传统特色,又加入了新口味和新形状,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糖瓜,这小小的甜蜜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它不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见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品味这传承百年的甜蜜,感受那份最纯正的中国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