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冬至吃饺子,原来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6SMQLG0541CCRT.html
2.
https://www.wenweipo.com/a/202412/21/AP67664740e4b05574960fe559.html
3.
https://www.sohu.com/a/768234583_388741
4.
https://www.takungpao.com/news/232108/2024/0228/946517.html
5.
https://www.xizang.gov.cn/xwzx_406/bmkx/202412/t20241222_453478.html
6.
https://www.ctdsb.net/c1716_202412/2335006.html
7.
https://www.xiangshengnet.com/info/44172.html?cid=9
8.
https://www.nfnews.com/content/xovxgaPg3J.html
9.
https://www.tkww.hk/a/202412/21/AP6766466ae4b0f8a56f7d099d.html

“冬至到,饺子香。”每到冬至,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这一流传千年的习俗,不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正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医者——张仲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瘟疫流行。时任长沙太守的张仲景,看到百姓因寒冷而冻伤,耳朵溃烂,心中十分不忍。冬至那天,他叫上徒弟们,在南阳东关搭了个简易的医棚,架起大铁锅,煮起了他的“祛寒娇耳汤”。他精选了羊肉,还加了一些能驱寒的药材,放进锅里慢炖。等肉炖得烂熟后,就把肉切碎,用薄薄的面皮一包,捏成耳朵的样子,再下到锅里煮熟。这种形似耳朵的食物,被张仲景命名为“娇耳”,也就是现在饺子的前身。

张仲景的这一善举,不仅救治了无数冻伤的百姓,更展现了他“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的医者仁心。从此,每到冬至,人们便模仿“娇耳”的样子包制饺子,以此纪念这位伟大的医圣。

张仲景不仅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者,更是一位卓越的医学家。他著有《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为后世中医理论和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书中记载的桂枝汤、小柴胡汤等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根据《伤寒杂病论》名方优化组合而成的“清肺排毒汤”,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的孝道文化。当我们在冬至夜围坐一起,品尝着热腾腾的饺子时,不妨也思考一下: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张仲景那样,怀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这,或许才是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最深层的文化内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