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战场到油田的传奇转型
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战场到油田的传奇转型
1952年,一个特殊的命令改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7师的命运。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这支拥有6000余名官兵的部队,集体转业至石油行业,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从此,他们脱下军装,穿上工装,开始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崭新篇章。
从军队到石油建设者
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5年成立于山西省洪洞县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4旅。经过多次整编和改名,最终于1949年改编为第二野战军第19军。1952年,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第19军57师改编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开启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新篇章。
玉门油矿保卫战
1949年,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前身部队接管并保卫了玉门油矿。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不仅保护了油矿免受破坏,还努力恢复生产。玉门油田在1949年前生产了52万吨原油,贡献了当时全国产量的95%,为支援抗战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庆会战:创造石油奇迹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要将地下数千米深的石油开采出来,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1960年,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官兵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一起,参加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大会战。
在大庆,石油工程第一师的官兵们展现了非凡的意志和智慧。他们不仅参与了石油开采,还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任务。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下,他们克服了严寒、缺水、缺粮等困难,创造了多项石油工业的第一。
“三老四严”精神的诞生
在石油工程第一师中,流传着“三老四严”的精神: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国石油工业的文化基石。
石油工程第一师作为一支特殊的存在,不仅是一支军队,更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奠基者。他们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凭借顽强意志和军事化管理,完成了多项开创性任务,为我国石油事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新一代石油人,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继续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