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婴行动”启动线上教育项目,助力预防接种工作升级
“爱婴行动”启动线上教育项目,助力预防接种工作升级
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爱婴行动之预防接种线上教育项目”在长沙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线上教育平台,为新生儿家长提供科学权威的预防接种知识,提升家长对疫苗、免疫预防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依从性。此举不仅有助于保障儿童常规疫苗接种,还能助力一线接种人员高效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为宝宝筑牢免疫起跑线。
近年来,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多种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然而,挑战依然存在。《2023中国公卫与预防接种数字化发展蓝皮书》显示,对于11种常见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只有对乙肝疫苗的认知率超过80%,对5种疫苗的认知率超过50%,有6种疫苗的认知率低于50%;而对于9种儿童非免疫规划疫苗,6种疫苗的认知率低于50%。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疫苗可预防疾病的发病率出现反弹。以百日咳为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的发病数已接近去年全年,死亡数更是超过2018-2023年的总和。这凸显了加强疫苗接种科普教育的紧迫性。
在此背景下,“爱婴行动之预防接种线上教育项目”的启动恰逢其时。该项目通过线上平台,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家长提供便捷的疫苗知识学习渠道。各地疾控机构积极响应,如广东省揭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早在2021年11月就开展线上爱婴课堂,截至2024年3月,已服务超9.5万个宝宝,覆盖辖区内超80%的新生儿。
线上教育平台的建立,不仅提高了疫苗知识的普及度,还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度。通过精准科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和具体要求,从而提高疫苗接种率。
未来,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的不断优化,线上教育将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例如,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调整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百白破疫苗。这一调整对公众的疫苗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线上教育平台将成为普及新政策的重要渠道。
专家指出,线上教育平台的成功运营需要多方协作。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提高社会认可度,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平台自身也需要不断优化内容,创新形式,提高用户参与度。
“爱婴行动之预防接种线上教育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预防接种工作迈入了新的阶段。通过线上教育的力量,我们有望进一步提高疫苗接种率,为儿童筑起更坚实的免疫屏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