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压岁钱攀比成风,老年人压力山大!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压岁钱攀比成风,老年人压力山大!

引用
21经济网
12
来源
1.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0212/herald/2c30b8384a110fb15d851808bc6aafa1.html
2.
http://legalinfo.moj.gov.cn/zhfxfzzx/fzzxyw/202402/t20240220_494824.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5S4J0A05468X3O.html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17A06JDL00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0701040733452942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706e7a65011d47b79fde7b58b06f1996!!wm_id=3236f3c232e74141b0a2b4fe72d2da81
7.
http://m.szhk.com/news_31808408063043065.html
8.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2730530-500004964782
9.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5cc2c6ce4b0cb6e600e83ed.html
10.
https://k.sina.cn/article_5448054048_144bab520001018a26.html?cre=tianyi&from=mood&loc=12&mod=wbaby&pos=80&r=0&rfunc=86&tj=cxvertical_wap_wbaby&tr=12&vt=4
11.
https://zh.wikinews.org/zh-cn/%E4%B8%AD%E5%9C%8B%E5%B9%B4%E8%BC%95%E4%BA%BA%E4%B8%8D%E6%BB%BF%E6%96%B0%E5%B9%B4%E7%B4%85%E5%8C%85%E5%A3%93%E5%8A%9B
12.
http://focus.cnhubei.com/dhgd/p/18865406.html

“过年给压岁钱,花光了我的年终奖。”湖南邵阳的赵蕾无奈地说道。今年春节,她一共给16个孩子包了压岁钱,每人500元,共计8000元。而她的年终奖只有7200元,这意味着她不仅花光了年终奖,还倒贴了800元。

赵蕾的经历并非个例。在安徽阜阳,压岁钱攀比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农村老年人因此感到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01

压岁钱攀比:从“甜蜜负担”到“沉重压力”

根据调查,目前全国各地的压岁钱标准差异巨大。福建莆田的人均压岁钱高达12000元,北京为2900元,浙江为3100元或3000元,上海在1600-1800元之间,而安徽等地则在800元或500元。

这种攀比现象给许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安徽阜阳的张大爷表示,他每个月的工资只有2300元,但春节期间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就要花费近2000元,几乎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有的家庭甚至需要借钱来发压岁钱。

02

从祝福到负担:压岁钱攀比背后的社会心理

压岁钱的本意是表达祝福和关爱,但如今却演变成了面子工程和人情负担。这种变化背后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心理。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取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功利化。在这种背景下,压岁钱的数额似乎成了衡量亲情和友情的标准。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普及也加剧了攀比心理。人们在朋友圈、微信群中晒出收到的压岁钱,无形中制造了一种“不给不行,给少了又怕被议论”的氛围。

03

压岁钱回归本意:专家建议与社会行动

面对这种现象,专家建议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压岁钱观念。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忠武表示,需要适当地给压岁钱“水涨船高”的风气泼个冷水,降降温。“又送又还,还的时候通常还会多给一些,可能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遏制,压岁钱的额度可能还会涨。”他建议,相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个倡导性的规范,参照治理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方法,形成软约束。

安徽省阜阳市文明办近日在回复网友反映的问题时表示,将引导农村群众树立关于压岁钱的正确观念;引导基层将压岁钱的合理发放纳入村规民约;借鉴推广外地有效做法,提倡理性节约,坚决反对攀比和浪费。

04

压岁钱的文化内涵:从“压祟钱”到“压岁钱”

压岁钱最早出现在汉代,最初是用红绳串起来给孩子,寓意辟邪图吉祥。宋元以后,正月初一被称为春节,唐朝开始流行在春节这天给孩子压岁钱。明清时期,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绳串起来给孩子。

传统压岁钱,必须由家中最年长者给予,因为他们生活经验更多,“压岁”的力度更大。压岁钱承载了太多家庭的温度。无论是除夕夜递过来的红包,还是手机屏幕上跳出的数字,重要的都不是“钱”本身,而是那份祝福和关怀。

05

结语:让压岁钱回归本意

压岁钱的本意是表达对孩子健康、幸福的一种祝愿和期待。它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更不应该成为攀比的工具。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压岁钱回归本意,让它成为传递祝福和关爱的载体,而不是人情往来的负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