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六法”:留、换、调、删、补、变
高考文言文翻译“六法”:留、换、调、删、补、变
高考文言翻译,基本遵循留、换、调、删、补、变六种方法,此外,还要熟悉基本实词、虚词的用法,了解基本句式语法,掌握一定程度的文化常识,方可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方法1:留
所谓“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谥号、年号、书名、日期、度量衡、器物名以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而不必翻译的词,如“劳苦而功高如此”中的“劳苦功高”。
综合演练
1.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使史思明等率平卢兵度河攻常山。不涉旬,贼急攻城。杲卿昼夜战,井竭,粮、夫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子。”杲卿不答。逆并卢逖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取材于《新唐书·颜杲卿传》)
(1)不涉甸,贼急攻城。果卿昼夜战,井竭,粮、失尽,六日而陷,与履谦同执
译文:。
(2)果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
译文:。
方法2:换
所谓“换”,就是文言文中的不少词语所表示的意思现在仍在用,但现代汉语不再用原文的词表示,而是用了另外的词,翻译时要用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词语进行替换。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替换法”:
综合演练
2.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
(1)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译文:。
(2)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方法3:调
所谓“调”,就是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在翻译时要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来调整语序。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调整法”:
综合演练
3.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为诗,雄俊峭拔,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今天下不闻有禁言之体,而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吟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惽惽怓怓,此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取材于《照玄上人诗集序)
(1)近世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
译文:。
(2)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译文:。
方法4:删
所谓“删”,就是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显得累赘,译文时可删减。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删减法”:
综合演练
3.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天性克勤。司空尝训之日:“天与一日之年,必有一日之事。”惟君能秉承其教,不禅烦劳,日出辄兴,夜分犹不取。应务之暇,即批览书史,其于古人成败得失、因革损益之宜,能罗列于胸中。尤详礼制,邑人吉凶之仪,纷来取质,能人尽其意以去。盖君之才足有为如此。惜乎其仅见于乡闾未得类之邦国也。
赞日:当雍正之时,桐城张氏之贵显,震惊天下,而芋园独以乡举终其身。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鸣呼,岂不贤哉!
(取材于《芋园张君传》)
(1)惜乎其仅见于乡间,未得施之邦国也
译文:。
(2)夫岂力不能及,盖淡泊为志,不汲汲于荣利以致然也
译文:。
方法5:补
所谓“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的省略成分;二是为了结构的完整或者语气的需要补充一定的词语,如判断词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使用“增补法”:
综合演练
4.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候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信哉!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取材于(史记·列传第三十九》)
(1)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译文:。
(2)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
译文:。
方法6:变
“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通常是上述五种方法都用上了,但仍旧难以准确翻译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时,应学会变通地翻译。如:
(1)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量保留比喻的说法,如果不能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池”。
(2)对借代句的翻译,一般只要把所代的事物写出即可,如可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士大夫”“法律”“贵族子弟”。
(3)对委蜿说法的翻译,只要将委婉语句按照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即可,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相约决战”“上厕所”。
综合演练
5.把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有删改)
(1)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
译文:。
(2)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
译文:。